邊軍之事,趙琚收到朱衣衛密報之后,便知道沒那么容易解決。
因此明面上以檢閱軍備,代天子勞軍的名義,由孟叔正父子奉皇命前往。
除了同行的官吏、隨從,還有價值十萬兩銀子的米糧冬衣。
進行前趙琚還給了孟叔正一道圣旨,以及一半兵符。若事有不測,準他便宜行事。
那些米糧冬衣,既是新帝登基的賞賜,也是重整邊軍,以備戰爭的軍資。
孟叔正父子,是皇后嫡親父兄,因趙琚登基才使得家族成為大乾二流世家。
在他登上帝位之前,孟家不過就是三等人家,并沒有摻和到邊軍空餉這件事上。
利益一致,不會輕易背叛于他。不過為保萬全,趙琚又命于知敘暗中前往調查。
兩人一明一暗,既能通力合作,又相互挾制。再加上朱衣衛在一邊輔助,定能一改邊軍亂象。
孟叔正和于知敘兩人,的確不負趙琚的期望。才到邊境不過一月,就抽絲剝繭將那里的情況,查了個一清二楚。
這期間孟叔正父子,經歷了多少次酒精考驗,收到了多少金錢腐蝕,又躲過了多少次暗殺暫且不提。
于知敘直接丟了一條腿,去了半條性命,才險之又險的拿到了平遠侯手里的名單賬本。
一看之下,三人大驚失色。如今還在的開國勛貴,至少八成都脫不了干系。
其中還有趙琚的心腹,在宮變之時,負責控制太安宮的現任定遠侯。
還有兵部尚書李博約,這人做官做了五十年,歷經三朝德高望重,朝野內外門生故舊,不知凡幾。
七八個兒子,十來個女兒,孫子孫女無數。且他家在前朝的時候,就已經發跡。
中間雖有頹靡的時候,但很快就在他手里得到振興。
這些年下來,姻親關系如老樹盤根。其三子的嫡幼女,還是此番選秀的熱門。
不出意外的話,是一定會入宮的。初封位分至少也會是個婕妤,即便不得寵,也會給個妃位,好好的供起來。
就算罪證確鑿,想要向他問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皇帝登基的時間還短,遠不到能乾剛獨斷的時候。
內憂外患之下,朝廷平穩安定,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公理正義,國朝律法,都要排在后邊。
三人商量完后,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輕心。將密信用黃紙密封,交由朱衣衛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向趙琚稟報。
在這期間,孟叔正和于知敘三人也沒有閑下來。
無論最后趙琚準備怎么處置,平遠侯的下場一定是不得好死。喝兵血這么多年,底層士兵早就恨透了他。
若不用他一家的血來平眾人義憤,趙琚又如何能收攏人心,重整旗鼓?
所以當密信被送到勤政殿的時候,孟叔正父子便告訴平遠侯,他們已經巡檢完畢,既然一切無恙,也該回京交差了。
然后借著平遠侯攜主要將領,與當地官員為他們擺宴送行的時候,里應外合將所有人都毒倒捆了起來。
然后與為數不多,并未與他們同流合污的地方官聯手,借著趙琚的圣旨與兵符,接管了軍權。
................
勤政殿
趙琚發泄過之后,高程一個眼神,兩個徒弟便悄悄上前,將殿中的瓷器碎片都撿得干干凈凈。
直到收拾完出去,頭都沒有敢抬。
高程端著剛送來的清茶,討好道,“皇上,您大半日沒有喝水,嘴角都起皮了。奴才特意讓人泡了一壺大紅袍,您喝口去去火?”
趙琚氣得狠了,這會兒也的確有些口渴。他平日里喜歡喝綠茶,最愛碧螺春。
以前烏龍茶在他的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