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后忙著挑人,季寒蘇忙著壓制宮中流言,何美人忙著傷心,其余嬪妃忙著看樂子的時候。
一卷煙塵,送來了秦王的奏折,還有一份請愿書。
趙琚看完之后,冷笑了兩聲。然后示意高程,將這兩樣東西,遞給殿中站著的幾位大臣。
孟叔正,于知敘,等重臣看過之后表情都格外難看。就這么幾張紙,洋洋灑灑不到千字,藏著的信息,卻不同一般。
趙琚說道,“朕這位老叔公,聽說大乾與韃靼即將和親,但公主人選尚未確定?!?
“老王妃娘家有個侄孫女藍氏,從小在王府長大。不同于一般閨秀,竟是個喜歡舞刀弄槍,心懷大志的女子?!?
“為了替朕分憂,替大乾出一份力,自愿請旨和親?!?
“諸位愛卿,你們以為秦王上這份折子,是為何意?”
于知敘道,“啟奏皇上,臣以為,秦王狼子野心,表面舉薦和親公主人選,替皇上分憂。實則是為他自己,方便與韃靼勾結?!?
“和親之事事關重大,必定得是自己人,才能真正替大乾貢獻一切。即便沒有合適的人選,也不能聽信藩王之言?!?
趙琚未置可否,看向孟叔正,“承恩公怎么看?”
孟叔正道,“臣以為,于大人所言甚是?;蛟S秦王與韃靼早有勾結,這次和親就是他們故意設下的圈套?!?
“你們呢?”趙琚看向另外兩人。
“臣附議,秦王用心險惡,此舉乃是陽謀。若皇上選了藍氏,那秦王便能明目張膽的在和親隊伍里,安插人手?!?
“等到了韃靼王廷,修的是兩國邦交,還是維護他秦地與異族的關系,就不得而知了?!?
“若是皇上不選藍氏,從宗室里另擇貴女,擔當此任。難免會惹得宗親怨懟,影響到皇上的圣明。”
“宋大人說得是,秦王輩分頗高,在宗室里面頗得人望。在此事上插一腳,我們不得不防啊。”
趙琚問道,“龐愛卿,你的意思是?”
龐大人拱手說道,“恕臣直言,若秦王與韃靼當真早有勾結,那他舉薦藍氏的心思,便不言而喻?!?
“即便宗室之中,另有身懷大義,品德高尚的女子,自愿為大乾竭盡心力,恐怕也不會被韃靼所接受?!?
“能平安抵達王廷,就已經是萬幸了。臣更擔心的是,韃靼王廷與秦王沆瀣一氣,公主過去如同羊入虎口?!?
“隔著千山萬水,咱們不得不防。”
趙琚點頭認同,“幾位愛卿說得不錯,秦王能送來這些,必是謀劃了不知多久。”
“既是如此,更不能封藍氏為公主,不然就順了他們的意?!?
于知敘道,“敢問皇上,和親公主的人選,是否已經確定?”
趙琚說道,“不瞞幾位愛卿,朕這里還收到了一份陳情書??催^之后,感觸頗深啊?!?
“只是這最終人選,還是等朕見過再說吧?!?
下頭的幾個大臣,相互用眼神交流起來,竟還真有這樣的宗室女子,自愿以身飼虎的?
不過皇帝并未直言,這位上陳情書的女子到底是誰,他們也不便再問。
只是看皇帝感慨惆悵的樣子,想來若是沒有意外,應當也不會有變。
幾位大臣退下之后,來寶就領著皇帝的意思,直接就出了泰安宮,來到恭王府。
先帝遺詔,廢太子改封安王,圈禁在安王府內,無詔不出。廢太子被寧妃所殺,王爵自然由嫡子趙和承襲。
趙琚繼位后沒多久,恭王年老多病,嫡子夭折之后與王妃不睦。
幾個庶子爭奪世子之位,不敬嫡母。側妃妾室仗著王爺寵愛,公然折辱王妃。
恭王妃受了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