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瑩看她這副三句話不離夫君的樣子,就知他們夫妻兩個的感情是真好。男人站在自己這頭,比什么靈丹妙藥都讓人順心。
這么一想,什么難纏的公婆,占便宜的小叔、小姑,都算不上什么大事。等孩子出生之后,自有一百種辦法讓他們低頭。
不過現在這個緊要關頭,還要她幫著震懾住這幾個人。原本想著用過午飯就走,剩下的時間去挑些宮外的玩意兒,現在看來還要等梔子那婆婆回來才成。
“你這夫君倒是個明事理的,知道自己該站在誰這邊。我今天過來,就是為了替你撐腰。一會兒你別說話,看我怎么威風。”
妙瑩挺起胸膛,收拾這么幾人,她信心十足。
“多謝姑娘替我張目。”
梔子笑著給她行了個禮,然后解釋道,“他站在我這邊,除了明事理之外,還因為他不是公婆親生。”
“當初他們成婚多年,一直沒有生育。正好夫君的父母沒了,他才三四歲的年紀,于是由族長做主,過繼給他們做了兒子。”
“原本一切都好,親生的也沒啥兩樣。誰知過了七八年,四十多的年紀竟然有了,還是一對龍鳳胎,一下子就兒女雙全。”
“自此之后,就覺得他這個過繼來的兒子礙眼。好在他不是個愚孝的,不然就是長得再好,我也不會來趟他家這攤渾水。”
意思是在告訴她分寸,只要面上遮掩過去,不讓外人抓到把柄,就盡管鬧。
他們的軟肋是后頭生的兒女,可不是這個過繼來的兒子。為了將來考慮,不敢徹底得罪大兒子。
但礙于孝道,還有這么多年的養育之恩,他們夫妻也不能對這家人下狠手。
妙瑩不屑道,“原來是這樣,我說呢,再偏心小兒子,疼愛女兒,最重視的也該是長子才對。原來是因為這個,眼皮子也忒淺了。”
都養了這么多年,馬上就要到回報的時候。不把大兒子抓緊些就算了,還弄得和他們離了心。
以前那些投入,基本都打了水漂。怪不得搗騰了一輩子,也還是個小吏。
兩人又說了好一會兒話,隔了這么久見面,倒比在宮里的時候感情更好。
商量著該怎么收拾他們,讓他們知道畏懼之后,再漏點甜頭給他們嘗。
再分而化之,讓他們自己斗起來,要是能早些分家出去,或者解除過繼的關系。
等到午飯的時候,王嬸將飯菜燒好,還去打了一壺酒給小團子兩人。
誰知幾人吃飯吃到一半,門口傳來一陣喧嘩,梔子正準備出去看看,就被妙瑩攔了下來,轉頭安排了小團子,
“你去看看外頭怎么回事。”
小團子點頭應下,剛起身就見外頭進來好幾個女人。
為首的那個看著至少六十歲,雙重的下巴,圓潤的身子,再套上鮮艷的衣裳,還有滿頭的金銀簪子。
一眼看上去,像是個華麗的柱子,還是抹了金粉的那種。
另有兩個年輕姑娘,小點的那個穿著石榴紅的衣裳,頭上拴著兩個金鈴鐺,年華豆蔻(十二歲左右)。
大點的那個看著十六七歲,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舊衣,頭發用布條編成辮子,順著右邊耳朵垂在胸前。
扶著那老太太站在門口身量纖細,給人的感覺可憐又柔弱。
妙瑩大大方方的看過去,根本不在意這幾人審視的目光。想著年紀老的這個,應該就是梔子的便宜婆婆,小的應該是她的小姑子。
不過中間這個畏畏縮縮上不得臺面的,莫非是這家的婢女?
不等梔子開口,妙瑩直接開場,“你們是梔子的婆婆和小姑吧?聽梔子說你們一大早就回娘家去了,原以為會用了晚膳才回來,沒想到我們才剛吃完,你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