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每個人都期盼著李醫生能度過這次的難關。
“總算過了一關。”
站在角落里,一直沒有離開的李國勇,在聽到這個消息后,緊繃的神經有了些許的放松。
他嚴肅的表情上終于有了一絲笑容,但隨后轉縱即逝,因為他清楚,手術還沒有結束。
雖然出血止住了,但破裂的氣管依舊是懸在李醫生頭上的一把尖刀。
手術室內,剛剛還有些興奮的巡回護士,此刻卻盯著監護儀看個不停。
原本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擔憂。
“李醫生的血氧飽和度一直上不來,好像還有下降的趨勢。”
原本隨著血壓的提升,輸血不斷,已經止住血的李醫生,體內的血紅蛋白數量在增加。
這應該意味著,他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有所提高才對。
怎么現在,不升反降?
“雖然血紅蛋白上來了,但氧氣進不到肺里,肺通氣跟換氣功能紊亂,血氧飽和度依舊上不來。”
麻醉科主任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所在。
他已經將呼吸機的制氧濃度調到了100%
屬于純氧狀態,這已經是呼吸機給氧的極限。
可就算這樣,李醫生的血氧飽和度依舊沒有提升。
“小肖,需要馬上進行氣管重建,要不然單靠一根細小的氣管導管,李醫生的需氧量會一直上不來。”
夏濤的話,此刻也在手術間響起。
這就是他最擔心的事情。
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鎮靜肌松藥物的應用,讓原本正常的肺組織,處于一種類似失活的狀態。
這需要呼吸機給予更高的壓力支持,和更多的潮氣量,才能供應機體正常運行。
這就像夜間睡眠時,有些人會偶爾被憋醒,然后大口喘氣,是一個道理。
“夏主任,按照病人氣管斷裂的程度,在進行氣管的重建前,必須要進行受損氣管的切除和吻合。”
肖晨光在完成血管縫合后,已經在探查李醫生的氣管受損情況。
正如夏濤所言,氣管重建需要越快越好。
但李醫生的氣管,受損比較嚴重,行兇者那一刀,是斜行劈砍的。
整個撕裂的角度,以及周圍受損情況,大概需要去除八個公分的氣管長度,才能進行氣管的重建。
這無異于大大增加了氣管重建的難度。
“需要切這么多?”
夏濤聽后,面色一沉,因為開胸之后,他就下了手術臺,因此看不到氣管受損的情況。
現在聽到肖晨光的話,他立馬來到臺前,再次檢查。
結果令人擔憂。
正如肖晨光說的那樣,切除長度確實要有八個公分。
“小肖,這手術,估計難做了。”
重回九零做手術,全體醫生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