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肖晨光又跟徐國強聯系了一次,在確定病人情況和具體到達省城二院的時間后,那邊也把人叫到了醫院。
車很快下了高速,鶴立雞群的省城二院住院大樓,映入眼簾。
因為是半夜,整個醫院靜悄悄的,跟白天熙熙攘攘絡繹不絕的病患相比,多了一分寧靜。
“我去急診要個平車。”
肖晨光從副駕駛上下來,因為長途跋涉的緣故,在后車半躺著的病人,氣都喘不勻了。
兩個空空如也的氧氣瓶搭在腳下,這還多虧了急診的顧婷臨走的時候,多拿了一個氧氣瓶。
要不然,這路上可不好過。
剛進急診,發現徐國強提前打好招呼,平車、氧氣瓶已經準備就緒。
就連徐國強本人,已經推著平車走了過來。
“徐老師……”
肖晨光再次表示感謝,畢竟求人辦事,人家大晚上不休息,在急診等,還親自過來幫忙。
這些都是人情。
“廖記者,這位是省城二院的徐主任。”
簡單介紹,廖長弓連忙上前鞠了一躬,隨后大家一起將老人抬上了平車。
“我帶路,跟我走。”
徐國強見老人情況確實有點糟,也沒二話,直接將病人帶到了內鏡室。
“黃主任,這就是我給你說的,營城來的肖主任。”
“上次手術,就是他幫的忙。”
內鏡室門前,一個約莫四十歲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閉目養神。
聽到徐國強的介紹,他看了肖晨光一眼,神情中閃過一絲驚訝。
這就是傳說中從營城來省城指導工作的肖主任,這么年輕?
上次肝膽外科的手術,在醫院內掀起一股不小的風波,就連影像科副主任都過去親自學習。
這讓黃石很震驚,原本今晚上他是不想來的,畢竟下級醫院轉來的病人,安排手底下的人過來幫幫忙,就可以了。
但聽到徐國強說,是營城的肖晨光帶著病人過來,立馬轉變了主意。
他很想知道,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能在省城二院引起轟動。
但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躺在平車上的病人吸引走了。
口唇紫紺,喘憋貌,老人的情況,不太妙啊。
黃石之前是呼吸內科的醫生,因為出去進修了氣管纖支鏡,這才轉到內鏡室工作。
平時碰見的病人也不少,但像老人現在這種呼吸形態的,可不多見。
“之前聽徐主任說,老人吃飯時嗆了個花生米,看現在這情況,下管子都不一定能取出來啊。”
黃石有自己的判斷,畢竟病人見的多了,基本第一眼就能得出結論。
這個病人,不好治,就算從嘴里插上氣管插管,用金屬導絲續進去鉗夾,也不一定能弄出來。
黃石的話,廖長弓聽了,心里一陣冰冷,甚至寒氣一下子從后脊梁竄了上來,讓他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如果省城都沒有辦法治的話,那只能開刀了。
可他父親現在這個身體條件,能承受的住,開刀的風險嗎?
一旁的徐國強也沉默了,內鏡技術他不太了解,但他了解黃石。
如果連黃主任都說不好取的話,估計別人來了也沒什么好辦法。
真要到了手術那一步,估計以老人的狀況,很難能撐下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老人本身有腦梗,現在肺又這個樣,徐國強心里有些唏噓,沒想到有時候一顆花生米,也能要了人的命。
就在現場氣氛低沉,靜的可怕時,肖晨光開口了。
“黃主任,病人來都來了,試試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