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車回省城的路上,徐國強越琢磨這事兒,越覺得肖晨光說的有道理。
為什么只允許他們外資商人來省城薅醫院和患者的羊毛,自己趁著微創外科主任的身份,薅一把他們的羊毛又怎么了。
再者說,這也不叫薅羊毛,設備他不要,只是先借過來練練手,以后肯定要還回去的。
正如小肖說的那樣,訓練技術也是為了今后更好的開展手術。
到時候手術做的越好,慕名而來的病人就會越多,一次性耗材和器械使用也會越來越多。
這也是變相的給他們供應商增加了業務量。
病人得到了更好的救治、微創外科開展了更多的手術、供應商也能提供足量的材料器械。
這可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我之前怎么沒想到呢,要說,還是小肖厲害,一早就分清楚了形勢,難怪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將普外急診科弄的風生水起,確實有能力。”
肖晨光一語驚醒夢中人,讓徐國強認識到,他的微創外科,在今后外科領域的地位。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前后兩臺手術,一個膽囊癌根治術,一個腹主動脈瘤切除術,都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再加上有基礎病,根本經不起開大刀的折騰。
如果沒有腹腔鏡手術的話,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的降臨。
“如果接下來,能拿下磨鉆,繼續訓練手術,把技巧提升到小肖那個階段,就能開展更多類型的手術。”
“到時候,手術的半壁江山,肯定是微創外科的!”
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車內的徐國強透過玻璃,看向車窗外快速倒退的灌木叢,眼神里閃爍著光。
作為微創外科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他難道不該有一臺三十萬的磨鉆設備嘛。
隨后,徐國強調整好狀態,撥通了上次互留的瑞康醫療的銷售電話。
……
在送走徐國強,肖晨光不知道他在車上,已經迫不及待的擺出主任的架勢,開始給各個外資醫療公司打去電話。
此刻,肖晨光最關心的,是急診的改造計劃。
人員已經敲定,場地在改造,最后剩下的就是設備了。
但能縫合神經、微血管的高倍顯微鏡,不像之前徐國強送他的那套頭戴式放大鏡。
因為倍鏡高,設備大,需要有專門的機械臂和吊塔支撐。
還要有光學接口和至少能提供雙人合作的觀察孔。
如果沒有相關渠道,想找到擁有8倍、16倍鏡的顯微鏡,還是比較困難的。
所幸,他有秦勇。
一切都變得輕而易舉。
“小秦,這件事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肖主任,昨晚吃完飯,我聽說您這需要設備,就已經在打聽了,最晚這周末就能給您把設備運到急診。”
“而且對方很痛快的給了三個月的試用期,如果效果好,價格可以再談,感覺用不順手,直接退,到時候我來負責。”
聽到秦勇又在悶聲干大事,肖晨光這次忍不住夸贊道。
“小秦,可以啊,辦事效率越來越高了。”
別看秦勇每天圍著肖晨光轉,其實他已經成為長城醫療在省城地區的總代理。
業務也比之前更加熟練。
想要談成一件高倍顯微鏡,簡直跟吃飯喝水一樣輕松。
“肖主任過獎了,當初還是您給我機會,我才有現在的成就。”秦勇很感激的回應道。
他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因為走投無路,只能硬著頭皮用掛號來推銷產品的小萌新了。
都說吃水不忘挖井人,秦勇始終覺得,他能取得現在的成績,跟肖晨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