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有如此抱負,周余自然不可能無動于衷。
若是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對于另外一個時空的華夏來說,絕對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兒。
于是,都沒等李二再次開口,他就一針見血道:“想要解決問題,不能只看表面。大灣問題的根源,其實并不在大灣本身?!?
“不在大灣本身?”
李二驚訝抬頭,隨即疑惑道:“那這件事情的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
“在倭國。”
周余回答的斬釘截鐵,語氣中是掩飾不住的殺意。
見他如此反常,李二的神情明顯就是一愣。
周余這家伙,整日里都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還從來都沒見過他,有如此大的情緒波動。
轉(zhuǎn)頭和旁邊的長孫皇后對視一眼,他這才疑惑道:“這件事情,和倭國有關(guān)?”
其實不怪李二有此疑問。
從接觸平板電腦到現(xiàn)在,總共也才沒有多長時間。
而他關(guān)注的重點,又僅限于大唐。
自然不清楚這其中的細節(jié)。
周余見狀,當即把倭國派遣遣唐使,學習華夏的冶煉鍛刀等各種技術(shù),并在此后數(shù)朝不斷襲擾華夏,直至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后簽訂《馬關(guān)條約》的始末,原原本本的講述了一遍。
“辮子朝簽訂《馬關(guān)條約》后,大灣足足被倭國殖民了五十年。”
“倭國文化對大灣的侵蝕,可謂十分深刻。”
“這也使得部分大灣人,在文化上缺乏歸屬感。”
“后來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打贏了戰(zhàn)爭,總算收回了大灣的統(tǒng)治權(quán)。”
“誰知常凱申之流,又不顧國家大義,在幾年后退踞到了這里。”
“這個地方先是被倭國殖民半個世紀,隨后又被常凱申占據(jù),一直都在宣傳敵對政策。”
“再后來,倭國憑借經(jīng)濟優(yōu)勢,文化再次在大灣盛行,懼威不知懷德的二鬼子思想深入人心。”
“所以我說,這一切的根源,其實就在倭國。”
“只有徹底滅了倭國,亡其國滅其種,犁庭掃穴,才能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
“不然即便你再怎么重視,也架不住后世辮子朝的玩命敗家?!?
周余分析得十分認真,絲毫沒有注意到李二和長孫皇后的表情變化。
兩人見周余居然連亡國滅種、犁庭掃穴的話都說了出來,不由皺眉疑惑道:“你口中的辮子朝,當真孱弱至此?”
“那不是弱,那是傻?!?
周余聞言,先是一臉憤恨的撇了撇嘴,然后才咬牙切齒的解釋道:“辮子朝閉關(guān)鎖國,夜郎自大,總以為自己已經(jīng)無敵于天下。殊不知外面的世界,早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辮子朝末年,那個把持朝政的老太婆,和你以后要納的那個武才人比,簡直就是云泥之別。而且更讓人感到可笑的是,那些轟開國門的堅船利炮,我華夏早在五百年前就已經(jīng)擁有?!?
說到此處,周余先是擰開一瓶礦泉水,咕咚咕咚灌了好幾口。
然后才接著繼續(xù)道:“大明國祚276年,早在永樂五年,就已經(jīng)設置了以火器為主的神機營。后來鄭和的船隊,更是數(shù)次下西洋,宣威于世界。辮子朝國祚296年,加在一起五百多年的時間,孫悟空都能出五指山了,而辮子朝居然能被人攻破國家的都城,你說這是不是天大的笑話?”
提起那個明明打贏了戰(zhàn)爭,卻反而要給對方割地賠款,開放貿(mào)易的朝代,周余就氣得肝疼。
當然,這并不是因為他有多憤青。而是其中的因果,讓他非常惱火。
如果沒有辮子朝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倭國就不敢肆無忌憚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