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十點鐘,李志遠騎上了自行車,出門往縣城走。
在城郊的無人角落,他帶著自行車直接進入農場之中,意念抓取了五只山里的野豬,還有三只好吃好喝養著的土豬,個個都是二百多斤的那種。
他把所有豬放血后清理干凈,野豬血煮熟喂雞鴨,土豬血則留了下來,至于大腸什么的內臟全都開始鹵制,只將小腸單獨留下。
他準備將這些小腸全都刮出腸衣來,然后做成香腸。
里面的肉就用那些土豬來做,這樣放在家里的地窖能保存很久,吃的時候只需要蒸熟切片,味道就美得很,老太太也不用操心香味會傳出很遠。
這樣一來,家里他就徹底不用擔心了,糧食和肉都有,至少能吃的好些。
同時他還想到了油壇肉,這東西也能留一些,油和肉都有,想吃些炒出來的肉也能行。
在腦海中大致過了一遍流程,李志遠先把腸衣都給刮了出來,在意念控制下清洗的干干凈凈,同時操縱著三只土豬拆出來的板油熬制豬油,最后把巴掌大小的豬肉塊放進去炸,外表差不多焦黃的時候就撈出來,待溫度適中時混合在一起,大概也就兩壇子的量。
剩下的豬肉他拆出骨頭,大部分肉切成骰子大小的肉粒,其余皮和肉一起剁成肉餡,兩者最后混合在一起,量還真不少。
避免失敗,李志遠先取了一團出來,用打成粉的鹵肉料和鹽攪拌,灌了一根香腸,為了節省時間直接蒸熟。
他嘗了一口,香料味有點重,還有點咸,不過口感屬實不錯,尤其是里面的肉粒,吃著特別香,畢竟是農場養出來的土豬。
結合著自己吃出來的味道,李志遠反復嘗試,直到吃了十幾根香腸才算調出了自己喜歡的味道。
肚子倒是不撐,畢竟早上那點飯對他來說還不夠塞牙縫的。
根據比例配出香料和鹽,他很快就把香腸全都灌裝好,在農場時間流速快的位置搭上一個木架,讓風時刻吹拂,晚上估計也就風干好了。
看著晾的滿滿當當的木架子,李志遠成就感十足,他大致觀察了下,一根香腸大概有二十厘米,嬰兒手腕粗細,他做了有三百多根,就這還是土豬肉不夠了,畢竟這是純肉腸,剩下那些腸衣還能做出兩百多根左右。
他之所以殺野豬也是為了怕腸衣不夠,誰知道一頭豬能取出十五米左右的腸衣,屬實是誤判了。
這時候大腸什么的也基本鹵了出來,八頭豬的內臟,數量還是不少的。
李志遠將其收進倉庫保鮮,見時間還早,又把池塘里個頭比較大的魚給撈了出來,想做些魚丸出來。
有倉庫在,不擔心變質問題,他索性做的多了些,又取了一些魚,把魚刺和魚皮全部剔除。
最后單單是純粹的魚肉都有將近兩百斤,白花花的一片。
這時候李志遠把手機拿了出來,按照教程一步步操作,什么材料都不缺,又有意念控制,他甚至不用動手,最后一個個光滑圓潤的魚丸就做了出來。
剛好肚子里還有點空間,他把其余的魚丸收進倉庫,留了一小鍋的量,煮出來嘗了嘗。
味道自不用說,有蔥姜水的調配,一點都不腥,味道又鮮又勁道,滿足農場出品的標準。
一鍋魚丸配著剛剛鹵好的豬雜全下肚,李志遠這才算是徹底吃飽,時間也將近十二點。
他找出布袋把一頭之前清理干凈的野豬裝進去,又用荷葉包了一些鹵肉,一個綁在后座,一個掛在車把,觀察了下外界周邊,發現無人后推車走出農場。
西大街供銷社。
晌午頭這時候人不算多,大部分都是下班的工人,買的快,走的也快。
李志遠到的時候供銷社已經沒幾個人,他把自行車停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