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心歡喜地將稿費小心翼翼地收起來,周晴和幾個招待所同事也跟著替她高興,都給余小魚連連道喜。
隨后,還給幫忙叫了幾個人把三個包裹給她抬回了后院屋里,余小魚跟他們道完謝,等人都走后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拆包裹。
首先,拆的是最大的那個包裹,里面裝滿了各種各樣友誼商店的零食和生活用品,這些都是她平日喜歡吃用的東西,而且一看就是從京城牛家寄過來的。
接著,又拆開了另外兩個大包裹。其中一個是河省余家寄來的,里面有一些家鄉的特產和奶奶給親手做的入冬用的新衣服鞋子,還有厚厚的新被褥。
看著這些余小魚眼眶紅紅濕潤著只想哭,心里感到了家中長輩們給予的滿滿的疼愛和溫暖。
而最后一個則是來自南島余二哥寄來的,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干貨,這讓她十分興奮和開心,終于可以換換口味了,吃肉吃的都早膩了!
呵呵……這要是讓別人聽到了,肯定會被拉出去批斗的,要不就是直接被動手揍。
這年頭兒全國大多數人民有的飯都還吃不飽呢,你居然撐得吃肉吃到膩了?
身在福中不知福!
知!知!知!知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直以來余小魚可都是小心翼翼的茍著呢!
腦袋上可以有包,但絕不會有腦殘!
更令人驚訝的還有,包裹里居然還有一大包的珍珠,死沉死沉的,估摸得有二十斤左右吧。
余二哥的包裹不是最大的,但卻是最重的一個,這可是非常珍貴又合她心意的禮物。
布袋里的珍珠個頭又大又圓潤,色澤光亮,有白黃粉紫,畸形的也有,是之前給二哥寫信提到的,他還真是什么樣的都給淘弄來了。
*
招待所的所長得知余小魚寫的阿嬤的文章登報了,找出了京城日報看了看。
覺得文章中對于川省以前抗戰的感慨寫的不錯,宣揚著要讓大家都不要忘記英勇犧牲的那些前輩英魂,他想著應該讓戰士們都學習看下這篇文章。
就把這份報紙上文章定為下期的黑板報的內容,還拿著去軍區找宣傳部老朋友看了。
有了信心和底氣了,余小魚就又開始下筆寫作,寫好的稿子整理改好后,決定繼續選擇投寄給京城人民日報的報社。
除了定時會去前面畫黑板報,以及去招待所前臺借電話給牛余兩家通電話外,最近幾天基本沒有出門過。
因為一直忙于晾曬從山上收下來的那些山貨,晾曬時才覺得這量就她自己吃的話,著實是太多了。
家里的上次買回來的菜也快吃光光了。
就約上楊嬸跟著一起前往鎮上購買些菜,路上兩人閑聊間楊嬸提到了要去市里走親戚的事。
余小魚趁機就問了問能不能跟著一起去市里。
楊嬸有些不好意思地表示可以是可以,但她是隔天才會返回來,擔心帶著她去親戚家怕是擠不下。
她趕緊表示到了自己去住賓館,并且余小魚也不喜歡去住到陌生人的家里,覺得尷尬的很。
于是,兩人就約定好明天就去,一同出發前往市里。
從鎮里買完菜回到家后,余小魚便火急火燎地跑去找所長給開介紹信。
到了辦公室,所長一聽她說要跟楊嬸一起去市里,就開始了話嘮模式,囑咐她一定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要自己個兒亂跑亂逛,得到余小魚再三保證后才肯給她開介紹信。
所長表示:這不是員工,這是牛營長家的小祖宗!
好不容易有眼瞎的……啊呸,有眼光獨特的能看上牛魔王,這要是小姑娘在他這出了什么閃失,那他可就成了牛家的罪人了。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