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軍閥混戰,社會動蕩。溫縣山深林密,土匪橫行。
當地成名的土匪即有二十余股,其它晝伏夜出、打家劫舍的散匪,數不勝數。
“南山小南頂,土匪萬千”,當地流傳的民謠,雖然夸張,也是土匪遍地的寫照。
但溫縣土匪并非都作惡多端,祥云四爺即義匪,他的故事,流傳至今,仍是血氣男兒勵志的故事。
傳四爺家族,原屬殷實人家,在祥云有良田數百畝,亦經營有糧食、當鋪、藥房。其家望子成龍,家風頗嚴,請有私塾。
但四爺自小癡迷武術,天生頑劣,整日呼朋喚友,舞刀弄槍,家中錢財,散與眾人,四爺家中老爺連連搖頭,無可奈何。
一年秋天,有游鄉賣藝陳姓父女到達祥云,四爺見女子漂亮,自恃身強力壯,前去挑釁,狂言:拳腳分高低,輸了給一百大洋,贏了娶女子為妻。
賣藝老頭連忙賠罪:走鄉串戶,賣藝糊口,不敢與四爺爭斗。
四爺咄咄逼人,賣藝老頭無奈出手,四爺屢戰屢敗,自知遇到高人,即拜老頭為師。
賣藝老頭風餐露宿,居無定所,女兒長大,出行不便,遂收四爺為徒,自此陳氏父女定居南湖,四爺醉心研習,功夫日益增進。
南山多煤,南湖距南山不足百里,倒賣煤炭風盛。
四爺仗著年輕力壯,武藝高強,收取販煤之人保護費為生。
一次偶遇土匪胡三海,胡三海早聞四爺大名,邀請四爺入伙,四爺亦聽說胡三海為人仗義,從不欺負窮苦百姓。一番思量入伙胡三海,上了南山,胡三海封四爺“二當家”的。
與其蝸居不遠,另有一伙土匪,匪首馬后炮,作惡多端,百姓恨之,亦與胡三海有怨。
兩伙土匪因地盤之爭火拼,混亂中老大胡三海身死。
四爺義憤填膺,率眾偷襲馬后炮部,將其全部殲滅。此后,四爺被眾人推為老大。
四爺為匪,勝于胡三海,仗義疏財,與作惡土匪和財主爭斗,搶來糧財均救濟貧苦百姓,不留分毫。
在溫縣一帶,人稱四爺為“義匪”,追隨者眾,有良知土匪敬仰其為人,紛紛投靠,隊伍多達數百之眾。
陳氏藝人將女兒留給四爺為妻,流浪四方,不知所蹤。
民國二十七年,敵軍自青島登陸,一路西進,很快進犯到溫縣,燒殺搶掠,百姓遭難,四爺家鄉亦無幸免。
四爺號召眾匪:保家衛國,乃中華兒女之天職!四爺一舉大旗,群情激憤,誓言殺敵!
之后,四爺帶眾兄弟多次與敵軍交戰,成為當時豫南抗敵有生力量。
一次他率眾被國民黨包圍,幸得八路軍林海支隊前來支援。于是四爺率隊伍參加八路,編為林海支隊祥云游擊大隊,四爺被任命為大隊長。
自此四爺率伍轉戰各地,威震溫縣,多次立功,后升職為林海支隊副支隊長。
1944年夏,四爺在一次戰斗中受傷被俘。國民黨用盡殘酷手段,四爺面不改色,只字不提軍中秘密,國民黨見其不肯就范,遂在山中將其殺害。
是年,四爺三十二歲。
若干年后,溫縣民眾提起四爺,仍紛紛豎起大指:四爺,是真爺們!
再往下看,別的沒有什么了,四爺合上了書本。
這個記者寫的,和他母親講的有些出入,但是里面顯示他母親陳氏這一點是符合的。
可是他母親并沒有提到,他還有一個會武功的外公,這個版本的故事怎么還有一個外公???
還有,按文中記載四爺參加了八路軍,附近的居民也從來沒有說過此事。
按照這個故事的結局,他的父親白四爺已經犧牲了。
如果這個結局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