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界休整了一星期,傷員也好的差不多了,本來就蠢蠢欲動的難民開始拔營向西北出發。
小界距離侯小歌現在的老家河底鄉大概六十里路,眾人白天趕路,晚上休息,終于在九月初再一次回到了家鄉。
這一路侯小歌面對荒蕪的土地和混亂的社會環境,真的為中原人感到悲哀。
中原百姓這不是逃荒,也不是逃難,而是既逃荒又逃難,實在是太難了。
這支逃難隊伍來到河底鄉的時候算是解散了,因為其中一部分難民是其他地區的,要繼續向西北走。
而本地人自然要在家鄉停留一段時間,更有甚者感覺家鄉比外面情況好,準備留下來不走了。
“養民兄弟,告辭,山水有相逢。”
“南溝村的鄉親再見了!”
“各位一路順風。”
……
等到了南家溝村附近時,繼續向西北走的幾個隊伍和這段時間認識的朋友紛紛和南家溝村的村民們告別。
看著浩浩蕩蕩繼續向西北出發的隊伍,南家溝村的隊伍站在村口久久不愿回首。
“走吧!回家。”
幾個族老揮揮手,眾人向溝底久違的小山村緩緩走了下去。
“還是老家好啊!一片山旮瘩俺都感覺很是親近。”二歡歡快的跑在侯小歌跟前說道。
“唉!也不知道你爺和你奶還在不。”推著獨輪車的侯養民看著山下的小村子眼含熱淚道。
聽到大伯的話,剛才還有些欣喜的人群瞬間沉默了,大家一下子都挪不動腳步,好像前面有啥恐怖的東西一樣。
侯小歌沒有原身的記憶,自然不知道,小心的詢問了一下一旁的二歡。
聽到侯小歌詢問,剛才還歡快的二歡也有些垂頭喪氣起來,然后向侯小歌講起了老家的事情。
侯小歌聽完后,只感覺渾身直起雞皮疙瘩,后背一陣發寒。
原來逃難隊伍里沒幾個老人的原因是村里的老人都沒有出去逃荒,而是留在家里等死。
老家這邊從去年就遭了災,秋糧吃到年根就沒了,最后只能變賣家當,借貸賣兒賣女。
到了今夏天,夏糧更是顆粒未收,秋苗被蝗蟲吃后,老百姓再也抗不住了,只能逃荒。
但家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很多都撐不住了,一生的經驗告訴他們,他們太老了,逃荒十死無生。
中華自古都有落葉歸根一說,老人們自然不想逃荒死在他鄉,所以在逃荒時絕大部分拒絕跟孩子們一起走,直接留下來在家等死。
大部分孩子自然要拉著父母一起走,老人們的選擇卻是半夜出走死在了深山,還有各種自殺的,反正就是不走。
其實老人們這樣也是為了不拖累孩子們,因為如果有老人跟著,逃荒難度只會加倍。
最后家里孩子沒辦法,只得把老人留在家里,這樣一群老人抱團生活,說不得還能活下來。
即使活不下來,到時候死在家里,等荒年過去,年輕人回來也能讓老人入土為安,不至于拋尸荒野。
但幾個月逃荒下來,日子越發艱難,年輕壯勞力都尚且餓的皮包骨,更何況留在家中的老人呢!
所以當侯養民提起家里老人時,隊伍瞬間安靜了下來,試問誰家沒一兩個老人啊!
沉默過后,人群里漸漸傳出哭喊聲。
呼爹喚娘,哭爺喊奶之聲逐漸彌漫了整個隊伍。
在這樣的氛圍中,沒有人不落淚,即使侯小歌這個身體記憶淺薄的半個南家村侯家人,此時眼里也沁滿了淚水。
伴隨著哭聲,一些年輕人開始快步朝溝下跑去,想看看家里情況。
因為要推車,侯小歌家幾個大人在后面,小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