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剛打幾圈撲克,外面就傳來了小伙伴的叫喊聲。
過年是小孩子的最愛,小家伙們聽到伙伴叫喊自己,紛紛揣著瓜子花生還有小鞭炮出去了。
不多時,大人們也找進來喊侯養民父子去家里打牌。
村里大多數人過年晚上都是點的火盆熬夜,一家人靠在一起烤火熬一夜。
而侯小歌幾家點的蠟燭,能照明,所以自然成村里人的首選聚集地了。
但侯小歌家孤兒寡母的,大男人自然不好待,而侯養民家沒媳婦管,就正好合適,所以不大一會兒,侯養民就被拉著回了家。
等大伯二達還有小姑父這些大人走后,不大一會兒,侯小歌家又來了一群婦女,一群婦女直接脫鞋上炕,把侯小歌這些半大小子也全趕了下去。
侯小歌這些半大小子也無所謂了,戰場直接轉移到侯小歌兩兄弟睡的窯洞,這里自在。
不大一會兒,侯小歌兩兄弟的窯洞就擠滿了小伙伴,要不是侯小歌擔心炕塌了不讓再上,這些貨能站滿炕。
一群半大小子也沒啥錢,打撲克貼紙條也沒那條件,一個個就是彈腦瓜崩,胳膊挽起來贏得抽。
侯小歌怕這些貨玩著玩著打起來,直接貢獻了幾斤瓜子花生,讓贏瓜子花生。
一直玩到凌晨三四點鐘,外面零星的響起了炮聲,一個個小子才戀戀不舍的回了家。
中原人的習俗和秦省不一樣,晚上親族不會聚會,而是各家自己團聚,第二天才開始拜年。
不過凌晨要開始祭祖,這和秦省也不一樣。
不過今年不一樣,中原遭了災荒,沒辦法回家祭祖,只能在家簡單祭祀了。
早上四五點鐘,烏漆麻黑的,幾家人在大伯家把新作的先人牌位拿了出來,眾人紛紛朝東邊老家磕頭跪拜。
“各位列祖列宗,跟兒孫回家過年吧!”侯養民向牌位看上香,叫喊著帶眾人三叩首。
(作者是陜西人,對河南人的傳統季節不是特別清楚,簡單寫一下,寫錯的,河南同胞請指出。)
叩拜完,燒完紙,放炮,流程結束,接下來就是去各家親族家里拜年。
這在秦省是沒有的,放完鞭炮就睡覺了,因為除夕晚上已經拜完年了,可見不同地方風俗的差異性。
侯小歌芯子是秦省人,自然不懂這些,干脆跟著一眾兄弟后面隨大流。
“大伯,新年好,侄兒們給您拜年了。”最先去的是侯養民家,一眾晚輩紛紛跪下磕頭拜年。
對拜年下跪這一點侯小歌剛開始有些還不好意思,畢竟前世秦省拜年不過磕頭,有也是最多給爺爺奶奶磕。
不過入鄉隨俗,跪著跪著也就習慣了。
而且侯小歌也比較認同這種習俗,他認為這種形式上的磕頭拜年,比干巴巴一聲過年好,紅包拿來強太多了。
都是最近的最親的親屬,侯養民過年紅包也不小氣,每人都是五毛錢。
可別小看這五毛錢,要知道這年月毛后面可是還有分和厘兩種貨幣單位的。
平時普通老百姓用的貨幣單位是分,五毛錢可以買三四十斤紅薯了,屬于大錢。
最親近的親族算上自家孩子要十四人,侯養民給每人發五毛錢,家里小半個月的收入已經沒了。
不過拜年壓歲錢就是你來我往的事,回去孩子就上交了。
四家人來回一拜年,破費的并不多,也就是誰家孩子多占點便宜罷了。
其實這事說不重要也挺重要的,侯小歌記得前世村里好幾家人經常為此吵架。
他們家孩子少,別家親戚孩子多,年年拜年虧本,所以后面努力生孩子,填平虧空。
自家拜完年,大伯兄弟帶著一眾小輩去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