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士兵配有馬匹的很少。
大部分都是步兵。
這隊兵士執行任務就全靠兩條腿走。
時萋跟著一隊人走了至少兩個時辰,才到附近的城池——興陽洲。
興許是在之前那不知名的小村住了太久。
現在看見城門間進進出出的行人,仿若隔世。
城門口兩邊站著一排兵士,排隊的百姓一個一個的按順序登記交錢入城。
出入的人流繁忙而有序。
有的農戶肩挑著新鮮的蔬菜,交入門費時,搓著滿身裂口的手,頗有些舍不得。
也有走商推著裝滿貨物的手推車,還要額外多交幾文錢。
扛著扁擔的貨郎雖也是商販,卻不用交那推車和貨物的費用。
領頭官兵在城門前停住腳步,笑著拍了拍守衛的肩與之寒暄。
時萋跟在后頭,觀察入城登記步驟。
百姓除了要交兩文錢外,還要有路照。
路照,大約相當于戶口或者身份證吧!
只是在四丫有限的記憶里,并沒這些信息。
得虧她是跟著人進城的。
不然她稀里糊涂的自己過來,還不得被攔在外頭。
興陽州是碎興府的上級城市。
城內街道寬敞整齊,房舍錯落有致。
這些房舍多為磚石結構,一些酒樓、書局等鋪子外墻上還繪有精美的壁畫,或是刻有詩詞歌賦。
不時有普通百姓和衣料上乘的富人進出。
街邊小攤位賣貨的老板有男有女,不停的朝來往行人中叫賣,吆喝著招攬客人。
剛剛登記入城的商販與她擦肩而過行色匆匆,熟門熟路趕往自己目的地。
路過的這兩條比較繁華的街道,人流密集程度是時萋沒想到的。
她以為經歷過之前那一系列的戰亂逃難,附近的城池應該很是蕭條了才對。
沒想到竟已如此繁榮。
時萋此時像個劉姥姥逛大觀園。
這邊的人情風貌與上上個世紀的京城還不大相同。
之前那個國家處于興盛時期。
京中繁華是繁華,只是與這邊石磚建筑的結構有很大差異。
另外,王權越是集中在統治者手里,國家的制度就愈加封建。
對女子的管束也越是嚴格。
即便她后期已經是寡居且上了年紀的老夫人。
也不能像此時這些女子一樣隨意上街。
“十七,到府衙了,一會你跟著三莊去登記,然后就住到慈幼局里等等看有沒有家里人找。”
府衙的大門寬敞氣派,門前矗立著一對石獅子。
時萋隨著其他兵士對他的稱呼,感激的躬身道謝:“多謝伍長把我帶回城。”
“嘿,你小子,說你機靈你還挺笨,說你笨你瞅瞅,這又機靈又有禮貌。行了,甭客氣了,跟著三莊去吧?!蔽殚L笑著揮了揮手,轉身帶人進了衙門。
帶他這個半大孩子回來也不是他多有善心。
因去年瓦剌敵軍攻打、屠城,如今興陽州下屬幾個靠近瓦剌的城都空了大半,夏知州之所以派士兵去查探周圍村落百姓的居住情況,也是想統計整個州目前的人口數目。
像時萋這樣大的孩童,因之前的大亂,死傷了太多。
在外遇到落單的孩子,勢必要帶回來。
只是落單還能存活的實在太少了。
時萋跟在三莊后頭往慈幼局走。
三莊是個話多的,看上去得有三十左右了。
時萋有心多從他這里了解一下目前的狀況。
“莊大叔,慈幼局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