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臨近夏收,江淑月也沒接到回城的消息。
她不由得有些失望。
好在也只是偶爾想想,大部分時間她腦子里想的都是今天回去能吃啥。
前陣子下了小雨,不少黃鱔、泥鰍冒了頭。
周三嫂家的東知捉了一小桶,突發(fā)奇想的跑到衛(wèi)生所問時萋收不收。
泥鰍和黃鱔都是混在一起的,小孩抓的時候也不會挑選。
雖然時萋更喜歡黃鱔,卻也沒挑剔,一股腦收了。
從那之后,這東西就成了兩人的常菜。
江淑月以前是不吃的,看著滑溜溜黏糊糊的就害怕。
不過在忌口這方面,時萋尊重各人喜好。
她看江淑月不吃,燉醬黃鱔時會再做一道菜出來。
江淑月看她吃的噴噴香,沒忍住試探的嘗了一小口,立即被那香味征服。
這泥鰍必須是大油,村里人舍不得放油,不少人家炒菜都是用一塊布包著個杵子放在油罐里,每次炒菜拿出杵子在鍋底抹上一圈,這就算是放油了。
這么做出來的菜不難吃就怪了。
時萋燉菜有自己的一套。
她會用藥材配一些香料做燉菜,她對藥性掌握透徹,能夠搭配出各好的口感,同時對身體也有益處,相當(dāng)于藥膳的作用。
實際上后世的燉肉料也是藥材,熟食店做出來的鹵味甚至?xí)脦资N藥材去提味增香。
只是再好吃的菜,吃的次數(shù)多了也有點膩。
大醬燉、紅燒、豆腐燉,都吃了個遍。
這幾天兩人都不想再吃泥鰍黃鱔了。
東知很是遺憾,這泥鰍他們家都不愛吃,有時候也會做一頓,光有咸味和腥味,難吃的不行。
全村就方衛(wèi)生員她們倆愛吃,方衛(wèi)生員可大方了。
他想要糖就給他換糖,想吃糕點也能換給他。
甚至還可以換煮熟的雞蛋。
雞蛋在他家只能被他奶拿去換錢,根本不可能吃到嘴里。
要是換了生雞蛋拿回去,不等吃就得被沒收。
煮熟的就不一樣了,他路上細細品,到家前就能吃完。
時萋感受到他情緒的低落,安慰道:“沒事,馬上夏收了你們這些小孩也都是主要勞動力,想再撈也沒時間了不是?等上了秋,你撿的山野果、蘑菇之類的都可以拿過來換。”
東知立即點頭:“方衛(wèi)生員,咱倆拉鉤。”
時萋笑著伸出手指。
好小孩是真的討喜可愛。
入夏后的天兒,一日熱過一日。
特別到了晌午,空氣中都彌漫著熱浪,呼吸一口都覺得窒息。
即便是樹蔭底下也只是少了陽光的炙烤,依舊得不到一絲清涼。
夏收就在這個時候開始。
全村人都要參加夏收,包括錢麗影、姜亞琴和時萋。
夏收和秋收,學(xué)生都會停課參與勞動。
久不干農(nóng)活的人忽然上工,還真有些受不了。
時萋每天鍛煉一個小時,勉強還能堅持住,只是揮著鐮刀的手是逐漸緩慢的,時間長了腰也酸痛。
另外兩個當(dāng)老師的人,幾乎要暈在地頭上。
別看夏收天熱,越是天熱越要穿厚一些的衣服。
大沿草帽自不必說,長袖長褲一是能防止麥芒等割在裸露的皮膚上,二是能避免陽光曬透。
只是大熱天這么捂著,中暑的人也不少。
這時候喝涼茶能極大緩解身體上的不適,只是時萋已經(jīng)沒體力給全村這么些人熬涼茶了。
再者,這也不一定算治病。
干脆把涼茶的草藥包好,讓想喝的各家自己拿回去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