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期一路上都左顧右盼尋找機會。
無奈被姜珠用背帶捆在胸前,一點都沒給她喘息的時間。
姜姥姥看到大門外風塵仆仆,一身狼狽的母女倆。
第一反應就是麻煩。
“姜珠!你怎么回來了?”這一大一小突然到來,讓她十分意外。
距離姜姥姥上一次去漢江,已經過去小半年了。
如今的姜珠,比上次看著狀態好了很多。
身上雖然帶著趕路造成的疲憊,但精氣神明顯好了一些。
上次去漢江時,姜珠剛出月子便為生計奔波,又被孩子折騰出來的滄桑感,說她四十歲都有人信。
姜珠尷尬的笑了笑:“媽媽,我帶孩子回來看看你.......孩子,孩子現在會爬了......”
她眼神躲閃,一時也想不起什么比較好聽的借口。
姜姥姥沉默一秒,退后了一步:“先進來吧。”
姜珠看著她的背影,偷偷松了口氣。
她也不傻,這段時間媽媽的態度如此明顯。
姜珠還以為這次會被拒之門外呢。
再一次慶幸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如果只是打電話,估計她媽會說一些“加油、努力”這類的話。
絕對不會同意過去幫她的忙。
她直接上門就不一樣了。
村里都是一些熟悉的老面孔,大家互相知根知底。
媽媽礙于面子也不會在大門外和她撕破臉的。
姜珠走進院門后,目光被房前所吸引。原本空曠的土地已經被翻過,并種上了各種蔬菜。她覺得送孩子回來的決定太對了,媽媽種了這么多東西,小孩子又吃的少,完全夠養活寶寶的了。
時萋被捆了一路,已經僵硬酸脹的四肢終于被解放了出來。
她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慢慢活動著身體。
也不管旁邊那對沒什么感情的母女,說著表面上的客套話。
從進入這個位面到現在,時萋今天與姜珠接觸的時間最長。
雖然七個月的寶寶能夠發音,但初期都是無意識的。
就算嘴上喊爸爸媽媽,他們的小腦袋里也沒有理解這個詞匯的意思。
但時萋可不管那些,以姜珠不在意嬰兒的態度,她就算現在能下地走,她都不覺得奇怪。
時萋慶幸這次出遠門時,自己已經七個月了,至少到了能說話的階段,她可以發表自己的要求。
這一路上“餓”“尿”不斷。
要是不出聲,姜珠真有可能把她餓到暈厥,紙尿褲重成大地雷......
除了必須溝通時,給姜珠一點反應。
其余時候她都是高冷的。
時萋懶得在姜珠面前裝天才,免得她又升起某些不切合實際的妄想。
姜姥姥看了眼在床上緩慢蛄蛹的孩子。
“佳佳一路上吃什么了?”
姜珠疑惑的問:“誰是佳佳?”
姜姥姥一時僵住,這一世難道有了變化?孩子的名字變了?
她裝作口誤的笑了笑:“村里的小孩,喊順嘴了。孩子你給起的什么名?”
這個問題,真的問倒姜珠了。
出生證明上確實有個臨時取的名字。
不過那時候是她自己住院生娃,過得渾渾噩噩。
根本不記得細節了,出生證明也確實是護工幫著辦理了。
名字?
當時急著取的,她怎么會知道生完就要名字。
根本沒有準備。
辦理好之后也沒怎么注意。
她這幾個月也就是“寶寶,寶寶”的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