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元旦過后,越發冷了,今天是冬至,學校快放假,大家要回家過年了。由于大部人去實習,所以今年回家晚了一些,聽說要過年前一周才能放假回家,也是提前經歷到了打工人的體驗,突然有點可憐她們。
杜蔓正如往常一樣吃飯睡覺看書,天天在圖使館陪小騶虞玩,偶爾跟蘇小落一起聊聊天。蘇小落最近也比較閑,她已經退出了杜凱公司的職務,只保留了股份,跟在暮煙傳媒一樣。最近年終分紅也到賬了,應該賺了不少,房子還在裝修,暫時也在學校住。
蘇小落的情況很好,學業/事業/家庭都很穩,沒什么問題,她父母也很放心。這點跟杜蔓截然相反,杜蔓永遠是孤家寡人,好像啥也沒張羅,還要有那點股份,不然要流落街頭。
三角戀原配B最近也在圖書館,因為見過幾次面,所以算認識,杜蔓跟她聊過幾次天,都是淺聊,得知她在分手后的遭遇,突然很同情,沒想到A是這樣的人。
分手后A把B從租房里趕出去,然后C搬進去,B只能重新申請校內住宿,申請審核的這幾天都是在朋友那里住的,而她也不好意思回班上跟其他同學住,所以去她朋友的宿舍一起住。在人情方面,好像跟杜蔓差不多,沒有幾個朋友,都覺得她不爭氣,斗爭不過,沒有用,之前的朋友自然遠之。
A還把B的許多東西扔掉了,之前給B的待遇也都給了C,像是離婚被趕出家門一樣,而且是凈身出戶,就這樣還遭遇C的羞辱,小團體的嘲諷,B從始至終都沒有說話,可見她的心已于石頭一樣,絕望和冷漠。對A的怨恨和后悔已已不愿意跟他有任何聯系,無論A對C如何,她都不想計較,更不想自己與C比較,那真的是羞辱。
杜蔓聽著她的描述,想起《王風·中谷有蓷》這首詩,古今學者多認為這是一首被離棄婦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反映東周時期一些下層婦女的生活狀況。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歗矣。條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無雨將枯槁。有位女子遭遺棄,內心嘆息又苦惱。內心嘆息又苦惱,嫁人不淑受煎熬。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無雨將枯焦。有位女子遭遺棄,撫胸嘆息又長嘯。撫胸嘆息又長嘯,嫁人不淑多苦惱。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無雨將枯焦。有位女子遭遺棄,抽噎哭泣淚不干。抽噎哭泣淚不干,悔恨莫及空長嘆。
全詩三章,每章六句,從益母草干枯起興,抒發棄婦內心的苦楚和慨嘆。第一章嘆其不得已,第二章嘯其心中之深怨,第三章泣其窮途之末路。
全詩三章,每章的意思都差不多,反復吟詠,突出主題:女子遇人不淑,最終痛苦、悲傷、憤怒。婦女在春秋時代被男子遺棄的情況,說明男權主義在那個時代已經成為社會倫理觀念的主流。女子擇偶不慎,嫁了個忘恩絕情的丈夫,最終被拋棄,落得個自怨自艾的下場。可見中國婦女地位的低微,已經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了。
杜蔓并沒有覺得B是一個被拋棄的怨婦,只是表達了大部多數女子在愛情中的弱勢地位,女子被男子拋棄,總是過得的很悲慘,特別是婚姻中的女性,婚姻中中下層的女性更甚,而男子轉身又有了新的相好,好像什么都沒有經歷一樣。
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差距?該怎么拯救被愛情拋棄的女子?干脆還是斷情絕愛吧,女子不能寄希望于男人的愛,男人的愛都是不靠譜的,不愛了之后總是控制不住被受傷。然而斷情絕愛就會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