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們還是來聊聊另外一種礦產(chǎn)。”韋歸藏放下金屬塊和薄板,拿出一塊玉質(zhì)光澤的……帶有綠色帶的石頭,說道:“不如于闐青白玉溫潤內(nèi)斂,卻別有光華,很適合做飾品或者印璽。”
滕王的那套石刻刀,凋刻它沒有任何問題……只要別聊張果就行,那個老蝙蝠,就是個潑皮無賴,不是什么好鳥。
李世民看到孫思邈的表情和韋歸藏的表現(xiàn),眼底閃過一抹促狹的笑意,說道:“此事韋公與滕王和竇少府商量便好,玉石之事,他們兩個比吾更有發(fā)言權(quán)。只是尋找礦藏之事,還需要韋珪同張果合作,都是為了大唐開啟盛世,為了百姓安居樂業(yè)。”
有矛盾不怕,只要不耽誤大事,來回杠幾句,無傷大雅。楊師道暗戳戳杠了魏徵好幾年,某不是也都當(dāng)沒看見嘛。
“陛下,我們?nèi)ズ蛷埞牧摹!睂O思邈猶豫片刻,說道。韋三郞能找到特殊礦藏,大部分情況都是偶然事件,不是尋找某種山果草藥,就是追捕某種飛禽野獸。能否記住具體位置,誰也不敢保證。需要和張果事先說明一下,免得兩個人礦藏沒找到,先打破頭。
韋三郞善于借用地勢,張果還真不一定能占上風(fēng)。
韋歸藏保持沉默,韋珪與某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只是同姓而已。但也不能讓張果欺負他,相比張果來說,韋珪那點小怪癖,都顯得清新可愛許多。
“孫公盡管去忙,吾這里還需要討論些文章方面的事情。”李世民眼底的笑意蔓延上來,溫聲說道。十年,這些人只要用心做事十年,大唐將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孫思邈拱手一禮,站起身離開,離開之前看向侍御醫(yī)說道:“你去壺梁苑照顧高公,不用跟著我們。”
怎么看都是腦袋不大靈光的人,竟然沒有跟著內(nèi)侍一起離去……和甄立言說聲,讓他派兩個品性敦厚,腦子靈光的人過來跟著試驗藥性。
“虞公放心,凋刻薄板之事,某會與劉布和工匠們談。”韋歸藏朝虞世南點頭示意,便跟在孫思邈身后離開。
虞世南拱手一禮,臉上的笑容有些過于燦爛,再現(xiàn)菊花盛開的……景致。
“景仁,你認為棠梨聲律如何?”李世民看向岑文本,問道。才思敏捷超過顏師古,卻又文傾江海,忠貫雪霜,實乃可人也。
房喬、唐儉和魏徵一起看向李世民,齊聲問道:“何為棠梨聲律?”
虞世南眨了下眼睛,親自拿抄寫版棠梨聲韻送到三人手上,輕聲說道:“昨夜滕王為晉陽公主所寫。”
不管別人信不信,某信,如此朗朗上口,確實適合小女郎來背。
唐儉:“……”
滕王就不能換個說法嗎?每次都是為晉陽公主,說實話,某這個老頭子都有些嫉妒她了。為什么某的阿叔中,就沒有人這么貼心呢?
k“回陛下,某以為比千字文更形象易學(xué),長短不一的句式,也顯得富于變化,適合作為第一本啟蒙之書。”岑文本叉手一禮,說道。“學(xué)完聲律再學(xué)千字文,會更容易理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對于初學(xué)者來說,太過宏大,說實話,某到現(xiàn)在也不敢說理解其中的深意。
魏徵看完布帛,抬頭望天,不讓眼淚留下來:有生之年,得見陋室銘與棠梨聲韻,無憾矣
……不對,某要全力推行棠梨聲韻與陋室銘,方不負滕王知己之情!
“陛下,應(yīng)先刻印棠梨聲韻,分發(fā)到各處學(xué)堂,直到縣學(xué),再由生員們帶回家教導(dǎo)弟妹,最好能讓各處亭長督促學(xué)習(xí)。”魏徵叉手一禮,說道。“至少先坐到背過,能識字。”
河?xùn)|士族也好,隴西士族也罷,即便是南去的那些士族,他們永遠不會知道普通人有多么想識字,不會知道為了識字他們要付出多少辛苦……某是其中的幸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