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正兩刻
身穿常服的李元嬰帶著王府屬官和金州府屬官,等在西城城門口……在長安都不用接阿兄,到了金州反而需要站在城門等……如同九斤老太說的一代不如一代,某是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一日不如一日。
“喲,真新鮮,你個豎子還知道出來接某。”李世民隔著車窗,看到城門口的李元嬰……幼弟好像變高了些,還是幾日沒見,眼睛看錯了?
李元嬰看著居高臨下的李世民,叉手一禮,說道:“金州刺史李元嬰及金州屬官,恭迎陛下。”
說得好像某很愿意出來迎接你似的,不過整個大唐,除了阿兄,別人確實不用某站城門口。不要提太子李承乾,他不會離開長安,更確切地說,沒有阿兄同行,他不敢離開長安,怕被誤會……李泰的受寵程度,還沒到讓他孤注一擲的時候,括地志沒編完呢。
“你們坐自己的車回去,我們去府衙聊。”李世民擺了擺手,蒸汽車啟動,開進城門。
李元嬰:“……”
難怪瓦崗那群人選擇跟著你李二鳳,阿耶說的沒錯,隱建成在不要face方面,不如阿兄,隴西李氏嫡長子的包袱太重。阿耶給起的字就不好,毗沙門,四天王之一北方多聞天王……外來的和尚,經不好念。
“王爺!”坐在第七輛車上的蕭若元,晃著手興奮地喊道。
杜澈下車轉到前面的座位,李元嬰登上車,關上車門,笑道:“還是你們懂事,不過,蕭十一,某不在長安,你怎么還是一對黑眼圈?如今可怨不到某。”
踢了下前面的座位,很用心地勸道:“杜四郞,你也不要太急切,事情不是一日能做完滴,長安也不是一日能建成滴。”
某確實有些急,原本他們只是想法,某卻引導著變成現實……大唐要建設,人也不能累傻累瘋了。
“王爺放心,四郎沒逼著我連軸轉。”蕭若元拿出座位下的木箱,打開后再次將圓盤放到車窗外,有些興奮地說道。“你不是總說我們用紙鶴太浪費嗎?我和韋公再聯系下,若是能收到消息,以后你想吩咐我們做什么事,就不用再派人來回跑了。”
李元嬰呆呆地看著蕭若元滴嗒滴嗒地摁著銅片……不是,你們有線電都沒弄出來,直接開大上到無線電聯絡……你們還是人嗎?想過某的感受嗎?某……某只是個普普通通的釣魚老,求放過!
總不會還有南無加特林菩薩,六根清凈貧鈾彈,一息三千六百轉,大慈大悲渡世人
……吧?
又是一串“滴嗒滴嗒”聲響起,蕭若元記錄完畢,打開棠梨聲律破譯……笑道:“王爺,韋公說青蒿粉進展順利,瘧疾的治愈率很不錯,讓你放心。”
至于說讓某不要太得瑟的話,就有沒必要告訴王爺了。
李元嬰努力拉回自己遙遠的思緒,聲音十分縹緲地問道:“阿兄知道你們弄的這個木箱子嗎?”
無線電,可用的地方可太多了,長安的安防,大唐的安防,出海的船只……哪怕是通信十分便捷的后世,遠航船只也會配備衛星通信和無線電兩套系統……哪怕現在的頻率還很低,隨著技術的革新,他們會不會直接跨過普通座機,直接跨越到手機呢?
想象下大唐人手一部磚頭……至少官員會配備,以后再想去平康坊聚會,事情便變得簡單起來,不用擔心叫誰不叫誰的和諧問題。商議事情也不用專門約在酒肆或者莊園,暗中勾連縱橫捭闔的頻率也會提高。
“知道。”蕭若元收回圓盤,將木箱子歸位放好,拍了拍手,說道。“袁公有匯報情況,只是我們無法確定使用的有效距離,也無法確定發送消息的穩定性,還有很多試驗要做。”
我們嚴格按照云鶴府工作流程做事,堅決不給王爺添麻煩。袁公說,滕王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