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食單之水族有鱗單〔白魚〕:白魚肉最細。用糟鰣魚同蒸之,最佳。或冬日微腌,加酒釀糟二日,亦佳。余在江中得網起活者,用酒蒸食,美不可言。糟之最佳,不可太久,久則肉木矣。
〔銀魚〕:銀魚起水時,名冰鮮。加雞湯、火腿湯煨之,與莼菜相配,鮮味更甚。或炒食甚嫩。干者泡軟,用醬水炒亦妙。
〔魚脯〕:活青魚去頭尾,斬小方塊,鹽腌透,風干,入鍋油煎;加作料收鹵,再炒芝麻滾拌起鍋,蘇州法也。
李世民不知道該做如何評價,喜愛美食也便罷了,還記錄各種食材的產地最佳、食用月份和菜肴的做法,不止記錄食材相關資料,還有美酒名茶的點評以及與它們相配的菜肴和茶點,更規定了二十個操作要求和十四個注意事項……豎子就不能用心于正經的學問之道嗎?
語氣充滿質疑地問道:“蘇州法也,你二十兄告知與你的?”
“怎么可能?”李元嬰夾起一塊魚脯,放到李世民面前的盤里,傲然說道。“他明明是從我這學的,還非要冠上他的名號,說什么與民同樂。”
也算與民同樂,李元祥將食譜賣給食肆,而且還不止賣給一家,賺到了他生平自力更生的第一桶金,然后又搶走了三蝦面等食譜……價格還算在合理范圍內,沒有獅子大開口到,讓那些食肆無以為繼,因為他很聽勸,采用了分期付款的方式。
李世民捏緊了筷子,默默自我安慰,總比強取豪取要好一點點,也比和熊打仗要好許多……想到食單的名字,轉移話題問道:“為什么叫隨園食單,你住的地方不是叫寄暢園嗎?”
豎子慣會取巧,知道他深愛王右軍之書,便將園名取自他的詩句: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清泠澗下瀨,歷落松竹林。
“但是二十兄住的地方叫隨園。”李元嬰喝了一口莼菜銀魚羹,幽幽嘆息道。其實拙政園的名字也很好聽,閑居賦更符合他的想法,只是幾陋身之不保,而奚擬乎明哲,仰眾妙而絕思,終優游以養拙,很有給李二鳳點眼藥的嫌疑。
作為李二鳳最喜歡的靚仔,同時是過得最恣意的親王,與官場失意灰溜溜回到老家的御史,還是有很大滴不同的,怎么也用不到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
“他用他那醋缽兒大小拳頭恐嚇我,說若是不寫成隨園食單,就讓我做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
“……”李世民瞪了李元嬰一眼,若是沒有后面的話,他也許會相信。老二十再怎么混,對豎子和小兕子還是很好的,怎么可能恐嚇他?還做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呵呵,不要以為他當年講給小兕子的那些荒誕不經的故事,他不記得了!
“陛下,你不知道,我們出海一路向東走了不止兩萬六千里,既沒見到一丘河,也沒看到茍茍營,更不要說什么又鳥和馬戶了。”程知節看著李世民不說話,端起酒碗大笑著轉移話題,“不過紅描翅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的人,倒是見過不少。”
邊說還邊比劃著:“他們可以不穿上衣,卻絕對不能不帶那個五彩斑斕的冠,他們會將色彩艷麗的尾羽都插在發冠上,若是在叢林里行走,看到他們不會以為那是原住民,只會以為是什么大鳥在覓食。蕭十一想要用那些尾羽做鶴氅,用箭射殺了兩個人之后,才發現不對勁。”
他們保持羽毛鮮艷度的方式很特別,蕭十一跟著學了三天,說實話,學習一天對他來說,都是對他腦子的質疑和侮辱。那是他第一次見到,那么專心做事的蕭十一,從那之后,他的態度便改變了許多。
“不用幫著豎子轉移話題,”李世民也端起酒碗來,碰了下程知節的酒碗,十分嫌棄地說道。“更何況你轉移的還那么生硬,手段粗糙的和當年在瓦崗沒有任何區別。”
放下酒碗,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