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古色古香的飯館里,青蘭正在埋頭苦吃,和她并排坐在一起的是周睿。而坐在她正對面的是劉昭,坐在周睿正對面的則是劉浩。
這處飯館是玩偶鎮的本地特色餐館,很符合當地人的口味,午飯的時候,座無虛席。飯館喝酒的人不多,很多人都點茶。據說,很多大爺大媽的一天從早午飯開始,吃完飯再點一壺茶,悠哉地待一下午。
飯館川渝風味居多,口味偏麻辣。食物做得很精致,除了魚、肉等硬菜大份的硬菜之外,都是用小碗和小碟子盛著。服務員上菜的時候,基本上每人面前端上一個碗或碟子,類似西餐的分餐制。
劉浩很熱情,不時地往青蘭碗里夾菜。每上一道特色菜,都會報上菜名,然后講解下菜的來歷。此時的青蘭,碗里盛著一大塊魚肚子上的肉,大口吃著。
“這道菜叫鯉魚躍(yao龍門,只有我們這里有。怕你吃不慣辣,特地叫了微辣的,免辣就不好吃了。魚是我們這里江里新鮮捕捉的,龍門就是魚頭那塊的蒜蓉粉絲。鯉魚刺多,一般烤魚都不用的。這個做法是將魚清洗干凈后曬干,泡到香油里百天,再放在一個裝有秘制醬料的壇子里腌制六個月,魚刺都泡軟了、泡化了再烤的。經過燒烤,外焦里嫩,大的魚刺是酥的,小的魚刺和肉融為了一體。”劉浩帶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話傳了過來。青蘭放下了手中的碗,側耳傾聽,嘴里咀嚼的速度也慢了,這道菜的確如劉浩所說的那樣,好吃極了!
“這是我哥專門點的,我們這里的新婚夫婦必吃菜肴之一。恭祝哥哥、嫂子早生貴子!”劉昭插播了一句。周睿端起了飲料,作勢跟劉昭碰了下,“謝了!”他看出了一旁不知怎么回話的青蘭的尷尬。劉浩責備的眼神看向劉昭。
三個大男人很快“酒”足飯飽,聊天模式自然開啟,獨留青蘭在一旁干飯。這時候,服務員端上來一碗湯圓,湯圓是紅色的,用是白糖和桂花熬的湯汁,放在青蘭旁邊。青蘭看了一眼,發現其他三人都沒有。她迅速干好飯,端起湯圓咕嚕咕嚕吞了個干凈。
“怎樣?嫂子,這得子圓味道如何?這道甜品只有女士可以吃哦!”劉昭笑著問道。
青蘭想怪不得只給她,原來還是早生貴子的意思啊。她感覺壓力山大,但仍平靜地給出了公正客觀的評價,“很好吃,酸甜的。沒有想到湯圓的餡那么酸,好像有山楂吧,不過一定還有別的東西,不然不會那么酸。還好有糖水配著吃。”
“這道甜品原來不是這家店的招牌。原來是在娘娘廟后面一個老大娘推車賣的,生意那叫火爆。如今那條街重新修成仿古商業街了。老大娘無處可去,就被請到這家店重操舊業,吸引了很多的老客?!眲⒄呀榻B著。
青蘭回憶起了剛才路過的那條商業街,有點像B市的一些商業街。他們吃飯的這家飯店,是在玩偶古鎮商場的6層。整座商場都是一個仿古的現代建筑,外觀有點像他們出發時候,B市的那個火車站。“現在仿古的建筑真是流行啊,估計游客都喜歡吧!”青蘭感慨。
“不是哦!這座古鎮,就是我們現在的位置,只是玩偶古鎮的一部分。古代的時候叫做內城,住的都是玩偶古鎮土生土長的居民。鎮子上的古宅,大多是真正的古宅,后面修葺一番后煥新的。就是鎮中心的有些建筑,像商場啦、辦公樓啦還有那條商業街啦,是全新的現代化建筑,但主要面向玩偶古鎮居民開的,價格很公道的。你要買旅游紀念品給親戚朋友,在我們這個鎮買就對了。
現在游客旅游的地方,是玩偶古鎮的外城,仿古建筑那就多了去了。除了幾個保留完好的大型玩偶工坊之外,其他建筑都是現代仿古建造的。古代的時候,玩偶鎮的居民每天到外城的工坊做工、到集市的店鋪和攤位賣貨營生。外城一般是外來人口的居住地,還有一些玩偶工坊和集市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