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的長亭實際上并不是一個亭子,而是由六個小亭子和五段廊道組成的。
這六個小亭子呈一字排開,彼此之間相隔不遠,但也不是緊挨著,每兩個亭子中間有一段廊道相連。
廊道和亭子的長度和寬度相當,都是四四方方的,其最大的區別不過是頂部的高度不同而已。
由于是六個小亭子組成的,且位于三絕島的南邊,因此林昱原本想寫一首關于“南斗”的詩來應景。
但想到自己待會兒要在這里“海釣”,他最終還是決定換一首更貼切的詩。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林昱決定選擇清代詩人王士禎的《題秋江獨釣圖》: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盡管詩中描述的是江上垂釣的情景,但林昱認為它非常契合自己即將進行的海釣心境。
至于是否將“扁舟”改為“長亭”,或者將倒數第二個字從“江”換成“海”,林昱并不在意這些表面功夫。
畢竟,這首詩是前人所作,后人不應輕易改動。而且,他相信原詩中的意境已經足夠表達他此刻的心情。
可能是因為這首詩,寫人多過于寫景;這一次詩詞寫完后,周圍的環境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當然了,亭子的上面同樣出現了“釣魚亭”三個大字,以及“《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禎”這一排小字。
********
接下來,林昱來到了杏林內部的西亭之中,他靜靜地站在那里,凝視著周圍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詩意。
他拿起筆,蘸上墨水,輕輕地在紙上揮灑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首優美的《蘇溪亭》已經躍然于紙上。
蘇溪亭上草漫漫,
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
一汀煙雨杏花寒。
這座亭子的名字和詩詞的名字相同,同樣被命名為——“蘇溪亭”。
同時,這首詩對環境的影響也是非常大。
當詩詞和詩名出現在亭子上后,杏林之中瞬間出現了薄薄的霧氣。
******
經過一番跋涉,林昱終于抵達了位于“三絕島”北方的那座亭子。
這座亭子雖然并未矗立在島嶼的巔峰之處,但相較于南部而言,地勢還是高出了許多。
當林昱踏入亭中的那一刻,一種豁然開朗之感油然而生。
站在這里,視野極為開闊,可以將整個小島的景色盡收眼底。
哪怕是遠在一隅的他所居住的那個小小的四合院,此刻也是清晰可見。
此時,夜幕已然悄然降臨,天空漸漸被黑暗所籠罩。
當林昱緩緩轉動身體,俯瞰著自己熟悉的四合院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親切之情。
在短暫地凝視過自家的四合院之后,林昱慢慢地抬起頭來,將目光投向了頭頂那片浩瀚無垠的星空。
只見繁星閃爍,如同鑲嵌在黑色天幕之上的璀璨寶石,熠熠生輝。
望著這漫天的星辰,林昱情不自禁地提起筆來,揮毫潑墨間,一首他最為鐘愛的詞作便躍然紙上。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就在那首豪邁壯闊的《江城子·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