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事。
一直都是華夏王朝的頭等大事。
作為一個最為發達的農耕文明,無論哪朝哪代,都是將農桑作為國家的根本國策去推行的。
只不過,由于技術的落后,導致糧食的產量始終上不來。
唐劍上任廣陵太守的時候,正好趕上春耕,也了解了許多民間的困難。
比如,耕牛很少,許多田地需要人力去挖掘翻田。
有了耕牛,但是犁和耙這些農具又極為笨重簡陋,導致效率極其低下。
還有,人們也不注重土壤的養護、肥料的使用等等,導致一下雨,就水土流失嚴重、種了一些年土地就越發板結貧瘠,導致糧食減產等。
唐劍不是袁爺爺,他沒本事搞出雜交水稻。
但是他卻知道不少可以改進增產的方法。
曹操在剛才唐劍回答以經商代替稅收一項上,比較失望。
所以又問了唐劍關于農事的問題。
坐在上首的劉協頓時為唐劍抱不平起來。
作為皇帝,他深深的知道,農事,自古以來都是靠天吃飯,百姓祖祖輩輩耕種,周而復始。
老百姓也不傻,如果有可以改進的地方,那么早就改進了,哪里還有改進的余地?
唐劍這么年輕,能夠治理廣陵,以經商代替稅收讓百姓休養生息,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哪有人會軍事、政務、經商、農事樣樣都精通的?
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于是,劉協有些擔憂的看了看唐劍,想要為他說句話,但是又不知從何說起。
但是,劉協看向唐劍時,卻見他神色如常,道:
“回丞相,下官對于農事,倒還真有一些見解。”
曹操見唐劍還真敢回答,于是也有些不太相信。
畢竟唐劍昨天才提出了簡化考核成本,增加官府選拔效率的方略。
方才,又說了以商業代替稅收的政策。
接下來,曹操基本上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只是隨口一問,看看他是否能有什么見解。
他的想法也和劉協差不多,畢竟不可能有人會政、商、農三項都精通。
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唐劍還真敢回答。
曹操臉上露出一絲意外的笑容,他環視一周,發現所有人的表情也都跟他想的差不多,都是不可置信的狀態。
于是,曹操便笑著向唐劍問道:
“哦?建明果有妙策?”
然后一伸手,做了一個“請講”的手勢。
“請建明試為本相及陛下言之。”
唐劍便又開始侃侃而談:
“回丞相,農業一事,在于水利、工具、種子、肥料,以及蟲病防治,這五條缺一不可,我稱之為農事五要。”
唐劍這第一句話出來,眾人就知道唐劍肚子里是真有東西了!
眾人對視一眼,都頻頻點頭起來。
唐劍繼續說道:“自炎帝神農氏發現和種植小麥、水稻,粟米以來,至今數千年,這些作物已經成為養育華夏萬民之主糧。”
“但是,百姓耕種,由于技術落后,只能靠天吃飯。”
“特別是水利一項上,存在巨大的短板。”
“通常都是鑿渠引水,一旦枯水季節或者干旱年月,便顆粒無收,甚至連百姓喝的水都沒有。”
“所以,我倡議朝廷和各地官府應該重視水利,在河道上游多造堰壩,以保證枯水期和干旱年月的農作物的灌溉以及百姓的飲水問題。”
荀彧聽后,說道:“建明將軍這個提議,自先秦時期就一直在做,歷朝歷代也皆有開鑿水渠,建造堰壩。”
“可是不僅勞民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