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jié)束了。
科舉,按照趙祥的計劃照常舉行。
沒什么好意外的,本就是在預(yù)料之內(nèi)的事。
禮治下的察舉模式,看起來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遴選官員方式。
既能把控人的才學,又能篩選人的道德。
可是,這套模式下,卻有幾個最為致命的缺點:
第一,地方士族的世代為官,完成了對于地方的權(quán)利絕對壟斷,造成了皇權(quán)難下鄉(xiāng)。
一個縣令,一個官員,想要在當?shù)赜兴鳛椋€得和當?shù)氐暮缽娛考澊蚝藐P(guān)系,他們同意了,官府才能有所行動。
形成了族法私刑,大于國法公刑的可笑局面。
第二,察舉制中的儒家對于官員道德考核的標準,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東西,并且,有個非常致命的一點就是,這個評判標準,不是大離帝說了算的,而是儒家大儒說了算的。
他們說你道德不好,你就是道德不好。
即使是皇帝想要請你做官,那也不行。
通透的來講,就是朝廷的權(quán)力,被儒家和士族們聯(lián)手切割了,皇帝只能像待在籠子里的野獸一般,任由這群人玩弄著一切。
而趙祥和科舉制的出現(xiàn),猶如一把長矛,一縷亮光,直接在這套制度上打出了一個洞。
一方面削弱了士族的影響,另一方面,又能壓制一下儒家的權(quán)利,讓君權(quán)得到鞏固!
所以,王朝氣運升級后,那群士族的人,有開始迫不及待的反悔了,想要取消科舉。
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
趙祥會在來帝都的這短短二三十天,將他們給調(diào)查了個底掉,直接撕爛了他們那虛偽的外衣,將禮治給打崩了。
而更沒想到的是。
大離帝竟然這么強勢,當場就斬殺了一位禮部尚書,來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
如此,科舉,已形勢不可擋!
大殿門口。
趙祥惺忪了著雙眼,慵懶的伸了伸懶腰,捶了捶自己的肩膀:
“哎呀,可算是下朝了,都快累死本王了!”
“這卯時初(早上五點)就上朝,可真是折磨人啊!”
“哼!”
這時,吏部尚書崔順也走了出來,他一聲冷哼,冷冷的看著趙祥:
“鎮(zhèn)南王,你可別高興的太早了!”
“自古以來,和皇權(quán)站的比較近的,可沒幾個好下場!”
說著,他大袖一甩,闊步向外走去。
既沒能阻止科舉,又沒能替家族老祖報仇,還損失了一位士族的尚書,此刻,他的心中是無盡的屈辱,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呵呵,王爺,咱們來日方長!”
戶部尚書緊隨其后,眼中寒光閃爍,對著趙祥冷笑道:
“老夫倒要看看,背叛了士族和王侯利益的你,還能在這大離朝生存多久!”
趙祥是一品王侯,并且還有屬于自己的兩塊封地,理論上來說,只要他愿意同士族流合污,以他的出身和勢力,那就是大離最頂級那批貴族世家!
但可惜的是,趙祥拒絕了他們,并且,選擇了開戰(zhàn)!要撬一撬,這士族們的銅墻鐵壁!
所以雙方,已成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哼!!哼…~”
伴隨著兩位尚書的表態(tài),緊隨其后的諸多大小士族們,也紛紛表達了對趙祥的仇視與憤恨,一個個跟著走了過去。
“張家……劉家……馬家……。”
“哦……這個是,黃家……”
旁邊,看著趙祥把官員的名字不停的往小本上寫。
太師王煜城的,嘴角不自覺的抽搐了起來:
這家伙,不會是想把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