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來更直觀的感受一下“清風澤”客棧的整體風貌吧。
主廳所在的位置是一幢兩層石木結構的建筑,帶有明顯的漢地魏晉風格,人字屋脊、木瓦鋪陳。
一條全木制成的旋梯,把一樓和二樓完美的連為一體。
鑒于于闐國常年少雨,日間炎熱的特點,墻面基本是石材為柱、窗牘為面,通風而透亮。
晚間或冬季,把葦草編制的窗簾放下后,又起到了保暖和裝飾的效果。
與主廳大門平行的,則是一個供牛馬和駝隊出入、與后邊場院直接相連的寬大入口。
來往的客商總是先從這邊進入場院,安置好貨物、牲口和住宿之后,才會從院內的側門去主廳用餐喝酒。
入口處原木制成的大柵欄,每日早晚開關的時候,兩個吐火羅伙計使出吃奶的氣力才能夠完成操作。
這個大柵欄使整個客棧一下子有了商道上車馬店的幾分氣息,來往的客商們入店之后也少了些登臨豪門的局促感。
后場院的地面全部用于闐河上運來的玉石廢料鋪就而成,場院中間一溜排烏青石鑿成的食槽,可供百十頭牲口同時就食飲水。
場院兩邊是長長的吐火羅風格的廂屋,一邊作為客房使用。
廂屋的大部分空間被分割為若干個通鋪,每間通鋪可以容納幾十個商隊的伙計晚間同時就寢。
另外還準備了十來間略加裝飾的單人、雙人客房,供那些女眷和商隊的領隊頭人們使用。
場院東南靠近清風澤湖畔的地方是一座風車水磨坊,一條細長的木槽連接著磨坊的出水口。
源源不斷把那邊的活水引到了場院一角的石臺下,供客人們平時洗浴和洗衣使用。
另一邊的長屋分別是草料間、庫房、客?;镉媯兊乃奚?。
繞過長屋廂房,與客棧主樓相連的另一處場院,則是“清風澤”主人及其家眷的生活區了。
我們眾兄弟就是在此長大的,如今在那里戲耍的已經到我的曾孫輩了,真是歲月如流水??!
這個場院開闊的可以在里面跑馬,它一邊連接著西北角的胡楊密林,一邊以清風澤岸邊的水塢為畔。
其中的書院、射箭場、馬房、下湖垂釣的扁舟等等無所不有。
世家闊少出身的爺爺,在興建“清風澤”客棧時,把昔日金城郡老家的一些嗜好又重新撿了回來。
所以在這片私家場院里,還可以看到黃水岸邊老宅里的很多生活元素。
但爺爺已經不再是那個只會呼朋引伴、鮮衣怒馬的紈绔少年。
世道變遷、家道中落、亡命天涯來于闐國兩年多的時間里,爺爺的個性發生了巨大的嬗變。
已經由衣食無憂、不知道愁是何種滋味的世家子弟,變成了明白世事艱辛、使命重于生命的漢家好后生。
“清風澤”竣工后,爺爺就請來了明叔,備好豐厚的聘禮,去長安坊的慕容老爺那兒給自己和盧羽說媒去了。
本來就是一層窗戶紙水到渠成的事情,明叔也就走個過場,遵照一下漢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嫁民風。
慕容秋老爺夫婦一口應承了大女兒慕容瓊琳和爺爺的婚事,答應選個良成吉日就把閨女風風光光的嫁過來。
至于盧羽爺爺和其二女兒慕容瑤碧的婚事,慕容老爺就沒有那么大度慷慨了。
他托明叔帶話回來,如果盧羽能在一年之內學會玉石行業的所有本事,并且愿意入贅慕容家做他們的上門女婿,這門親事才可以考慮。
而且,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聽了明叔的敘述后,盧羽大為惱火的叫道“看來慕容秋這個老東西也是個見客下菜的勢利小人,憑啥無端的為難老子,這個婚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