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是一個民族自尊心很強的國家,強到偏激就會演變成虛榮,他們可以用虛假繁榮來粉飾太平。 對于發(fā)達國家這個稱號的執(zhí)念,促使他們多次申請代表著“富國俱樂部”的經合組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不懈努力之下,在96年12月,韓國終于如愿加入了oEcd,成為繼日本之后第二個加入的亞洲國家。 成為該組織的成員國,就代表著韓國的金融市場得到了歐美的認。 所以韓國的銀行和大企業(yè),很容易就能從國際市場上借到美元。 1996年的美元指數(shù)正處在歷史低位,所以量大低價的美元成了韓國財閥集團和銀行的借貸首選。 然而正是這些操作,最終將整個國家?guī)狭瞬粴w路,在一年以后韓國不得不求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ary Fund)。 1997年的十一月初的某天,華爾街摩根斯坦利總公司。 東南亞事業(yè)部的主管,在接到上級指示后,通過網絡,發(fā)出了一份簡短扼要的郵件 “所有投資人離開韓國,立刻!” 這封簡短的郵件,被同時發(fā)送給了摩根斯坦利旗下所有的投資人。 也正是這份郵件,讓金融界都嗅到了異常的味道。 絕大部分的機構跳水式的收縮美元貸款,就連很多已經答應的展期也重新拒絕了。 一時間,美元就像個魔術師,在韓國的金融市場上玩起了消失術。 此時的韓國民眾正沉浸在自己的國家成為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人均Gdp超過了一萬美元的喜悅中。 當時有85%的韓國人都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公共媒體中還是一派欣欣向榮。 很多金融公司為了爭奪有經驗的員工,甚至荒謬到只要符合條件者來參加一周的面試培訓就有錢拿的地步。 這些金融公司的目的很簡單,哪怕最終自己招不到這些有經驗的人員,至少也不能讓他們去別的金融公司。 好在戴定的金融公司早就招聘完畢,而且側重在客戶端,所以早早就確立了自己的業(yè)界地位。 后來還有不少金融公司效仿青衫投資的做法,但他們的產品收益根本沒法和戴定的比,所以跟風了一陣之后也就偃旗息鼓了。 不過并不是沒有唱反調的聲音,不少有識之士會舉行示威游行,要求穩(wěn)定通脹抑制物價。 十一月二十七號早上九點半,韓國銀行總長辦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整理地一絲不茍的文件。 這份文件在這里已經靜靜地躺了十幾天,在此期間,這個辦公桌從未被使用哪怕一分鐘。 九點五十分,辦公室門被推開,作為韓國銀行的總長,李宰憲滿面春風的走了進來。 當他注意到這份文件時,并沒有第一時間打開,而是先點了根煙又讓秘書做了杯咖啡。 可打開文件后,他的眼睛就再也能離開,同時眉頭也逐漸皺起。 隨著文件展露的東西越來越多,他甚至開始不雅地蘸著口水快速翻看。 不一會,李宰憲的嘴里開始不自覺地蹦出“西八”之類的詞語。 五分鐘后,他終于忍不住拿起了辦公桌上的電話:“喂,讓韓詩賢組長馬上到我辦公室來一趟!要快!” 打完電話,李宰憲摘下自己的金邊眼鏡,開始一根接一根地抽煙,只是動作再不復剛才的優(yōu)雅。 五分鐘后,穿著拖鞋的韓詩賢剛剛進入李宰憲的辦公室,就被問道:“你這份文件上寫的內容都是真的嗎?” 韓詩賢沒有回答,只是給予了確認的眼神。 “怎么那么晚才報告?” “這份報告十幾天前我就交給你了
第199章 崩潰在即 上 (求圍觀,求點評)(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