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正十六歲那年,母親病倒了,藥石無靈去世。楊大成就更加辛苦,不得不下小窯洞里去為人挖煤——生不下窯洞,這本來是當地的禁忌,他也顧不得了。
有一次,楊守正夜晚從私塾回到家中。微弱的油燈下,只見父親渾身癱軟的坐在角落里,抬起一張烏漆嘛黑的臉,用無神的眼睛看著進門的兒子,半天才認出來進門的是誰,馬上掙扎著去給兒子做飯。
那一刻,楊守正哭了,他跪在父親面前發了一個誓:“孩兒若不能中一個狀元回來,怎能報父親大人深恩?若辜負父親大人厚望,必讓孩兒五雷轟頂,尸骨為野狼分食!”
老人扶起兒子,老淚縱橫的說道:“我不是指望享你的福,只是你自己要爭氣,讓遠近的那些勢利眼看看,你不是沒用的人。你要讓他們跪在你的面前,懺悔以前是怎樣對我們的!”
楊守正重重的點頭。
十八歲那年,楊守正上京赴考。
所有的親戚朋友還有遠近的鄰居都來相送,或諄諄教誨,或相擁祝福,然后各自回家等著看笑話——一個癩蛤蟆怎樣夢想著吃天鵝肉。
除了父親,只有一個人對楊守正是真心而充滿期待的,那就是附近最有錢的財主蔣百萬的女兒蔣鳳兒。兩人把楊守正一直送出十里之外,蔣鳳兒拉著楊守正的手,含淚說道:“等你回來,不管你有沒有中,我們馬上就成親。我爹要是不同意,我們就私奔!”
楊守正道:“若是不中,我就算是死了,變成了鬼,也沒臉回來見你們。”
然后,楊守正昂然上路。
然后,大家也知道了,皇上欽點楊守正為頭名狀元,金殿召見。
那皇上就是正德皇帝。
正德當時正值無聊,找不到什么玩的,于是就在金殿之上順口問起了今科狀元的出生來歷。
楊守正也沒有什么好隱瞞的,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出生來歷、家鄉的情況詳詳細細的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了一遍。
文武百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那正德皇帝更是嘖嘖稱奇,從皇帝寶座上下來,親手扶起楊守正,上上下下打量了十幾二十遍,不相信的又問了一遍:“你真的……真的是那個……那個什么鬼地方出來的?”
楊守正當時心里就有些不爽,但是還是克制住了,恭恭敬敬的回答:“微臣句句屬實,并無一字虛言。”
正德皇帝圍著楊守正轉了幾個圈,嘖嘖稱奇道:“嘖嘖嘖,這可真是山窩里飛出了金鳳凰啊。我印象里面,那山溝里應該放眼都是牛屎馬溺,露天的茅坑,光著屁股一臉鼻涕的小孩子到處亂跑,沒想到還有你這樣的人才,哈哈哈哈……”
楊守正聽得正德這樣說,分明是在嘲笑自己的出生,如果是換作別人,他恐怕就要反唇相譏了,可是人家是皇上,他也只能當對方是在夸自己:“皇上謬贊了。”
正德皇帝回到自己的寶座上,突然重重的一掌拍在龍椅上,哈哈大笑。
楊守正不明所以,那些老臣卻面面相覷,心里惴惴不安,知道皇上多半又想出什么鬼主意來了。
果然正德皇帝笑了一會兒,微笑著環視了群臣一眼,緩緩的說道:“朕決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就是,要跟我們的今科狀元回他的家鄉去走一走!朕倒想看看,到底是怎樣一個窮鄉僻壤的對方,居然能孕育出我們的今科狀元如此大才。”
楊守正一個趔趄,嚇得差點跌倒。
群臣立即下跪相勸,有的說牽涉太大,有的說勞師動眾,有的說勞民傷財。
正德皇帝大手一揮,堅定的說道:“我大明江山,幅員遼闊。各地人才,藏龍臥虎;各地的風土人情,各不相同。我身為大明天子,理所應當要體察民情,為國家搜羅棟梁之材,勿要使明珠暗藏,你們說是不是?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不許多言!”
這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