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繼續向我說他和袁崇煥夫婦的故事。
“你都不知道,那袁崇煥死得有多慘!他被崇禎皇帝判為凌遲處死,本來規定要割三千六百刀才行,結果被割了三千五百八十八刀之后,袁崇煥就死掉了。那個負責行刑的劊子手還一次受到杖責。百姓們都受到了朝廷的蠱惑,認為袁崇煥勾結清兵,是他把清兵引來的,害得他們生靈涂炭。于是,那些百姓竟然紛紛沖上去,瘋狂的搶袁崇煥的肉來吃!”
我心臟不禁“撲通撲通”直跳,想一想,那是一個怎樣瘋狂的場面啊!
我看著唐江問道:“袁崇煥被下到天牢里,你和你師妹都是學武之人,就沒有想辦法救他么?”
“怎么沒有想辦法?”唐江說到,“我們什么辦法都想盡了,什么門路都走遍了。無奈這次是皇上親自下的圣旨,那崇禎皇帝又是一意孤行,說什么都要置袁崇煥于死地,那還能有什么辦法呢?最后,我們只有去強行劫獄。”
我說:“你就是在那次劫獄中死掉的?能夠跟小師妹一起為救她心愛的人而死,你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
唐江說道:“那次我們都沒有死。實際上,我們一起殺進了大牢里,準備帶袁崇煥逃走。誰知那家伙卻是死腦筋,怎么都不肯走。他說自己光明磊落,為國為民,如果就這樣畏罪逃走的話,那他的罪名就落實了,以后怎么面對祖宗先人?更違背了自己做人的原則,如此這般的廢話說了一大堆。還說什么自己的是非功過,后人自然會有公論,他只要做他認為對的事情就行了。”
我也不由得在心里嘆息了一聲,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說。想要說袁崇煥死腦筋吧,人家的忠義之心,實在是無可挑剔;想要贊嘆他做得好吧,又覺得一個人就這樣死了,畢竟還是不劃算。后人自然有公論?拉倒吧,歷史都是成功者寫的,事實的真相也只有少數人才知道。想要得到公平的論斷,那真是太難太難了。
“那后來怎樣?通敵叛國在那個時候是抄家滅族的大罪,你就應該趕緊帶著你的小師妹逃走才是。”我說。
唐江說道:“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可是,小師妹說什么都不肯走,說什么都要跟她的夫君同生共死。后來袁崇煥被判凌遲處死,家屬被判流放黔地。”
我又說:“那你的小師妹一定是自殺殉情,你也就跟著你小師妹一起自殺了。”
唐江嘆息了一聲,說道:“小師妹本來確實是這么想的,我本來也是這么打算的。可是,小師妹在臨死之前,忽然發現自己有了身孕。那是小師妹的夫君留給她的血脈,小師妹又怎么肯放棄呢?于是,小師妹決定忍辱偷生,跟隨家人被流放到黔地了。”
我不勝唏噓,說道:“英雄難得好下場。袁崇煥死得這樣悲壯,能夠留下一點血脈,也算是一點補償吧。”
唐江苦笑了一聲,說道:“可是,小師妹誕下的卻是一個女孩兒,那袁崇煥始終還是斷了香火。要是像里寫的那樣,能夠誕下一個男子,為他父親報仇雪恨,那就好了。小師妹也因為自己不爭氣,沒能為夫君生下男兒,所以終于郁郁寡歡,終于抑郁而終。”
我嘆息了一聲。古人的這些想法,有時候真的是讓人無法理解。不過就袁崇煥的忠義、黃小月的節烈、唐江的癡情來說,這些感情確實是很難能可貴,值得人敬佩。
故事說到這里本來已經結束了,我又隨口問了一句說道:“那袁家流放的那些人呢?現在應該也沒有留下什么后人吧?”
誰知道唐江卻說道:“主公猜錯了,那些流放之人,現在還有后人生活在此地。”
“你說的是真的?”我不覺有些驚奇。
唐江說道:“那個地方叫做自如村,村里兩百多戶人家,都是袁崇煥流放到此地的家人的后人。”
我說道:“有機會真應該去那個自如村看看,緬懷一下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