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舒以前不怎么出島去大豐買東西,只有每次開工資的時候,會去大豐買米面糧油,以及麥乳精啊糖啊油鹽醬醋和生活日用品等等。
因為霍亦晟不在,她家就主要以海鮮為主,蔬菜么家里有菜園子,所以不需要出去買菜啊肉啊之類的。
但天冷以后,她就開始三不五時地去大豐,開始花攢在手里的很多的肉票。
如果遇到有好的五花肉,她就買,遇不到她就買瘦的、排骨、筒骨等,豬蹄豬尾巴她也買。
這年頭大家都窮,吃不著啥好的,肚子里沒有油水,所以難得吃一回肉,都愛買那白花花的肥肉。
瘦的反而無人問津,這就導致了瘦肉很便宜,也很好買。
尤其買骨頭還不要肉票,價錢更便宜。
比如買五花肉要8毛一斤還要票,買骨頭只需要三四毛還不要票。
葉舒和金嫂子莊晶晶她們輪流去的大豐買東西,因為幾家孩子都多,所以一人去,剩下兩人留下來看孩子們。
這么一來,葉舒單獨行動,就有可以操作的空間了。
她每次去都帶大麻袋和籮筐,買的肉啊骨頭啊之類的放進麻袋,再裝進籮筐里,再走到無人的角落,悄悄藏一多半進空間袋里。
有大麻袋遮掩有籮筐兜底,東西少了旁人也看不見。
剩下的這一小半,回了家她就開始做成熏肉和臘肉。
看到她買的這些骨頭,金嫂子莊晶晶她們就很不解了:“這也沒肉啊,能吃著啥?”
這年頭的骨頭可和后世不同,每根骨頭上都是剔的干干凈凈的那種。
就這么吃,確實吃不著肉。
葉舒就道:“可以燉湯啊,這些肉骨頭燉的湯,回頭下個菜煮個面,或者下碗面疙瘩,也比清湯寡水的有營養?。 ?
她這主要是給孩子們準備的,以后孩子們喝湯吃面,就吃這種骨頭燉出來的高湯,鮮香好喝還有營養!
金嫂子一聽,這話有道理啊!
她和莊晶晶都很心動,但都沒有行動。
主要她們沒有葉舒這樣的魄力,手上肉票就固定那么多,吃新鮮的都不夠,沒多余的去熏臘肉了。
而且這肉做成了熏肉臘肉,就得縮水,這縮的可都是油水啊!
這點油水要是練出油來,能吃很久了!
油渣給孩子們嚼著吃,又香又有營養!
不過聽到說骨頭便宜可以燉湯喝,給孩子們補充營養,還不要票,兩人倒是聽進去了,以后冬天可以買點回來熬湯,暖呼呼的一碗骨頭湯給孩子們喝,又暖身體又有營養。
她們以前沒想過么?以前不知道骨頭便宜嗎?
當然不是,只是從前日子過的緊巴巴的,哪怕這骨頭只要三毛錢一斤,她們也舍不得買罷了。
現在她們占了葉舒的光,一周起碼有五天能吃著海鮮。
說起來好像沒多少,可日積月累下來,真的能省出來一點小錢。
手上富裕了,心態自然就不一樣了,買骨頭熬湯給孩子們增加營養,好像也不是多難的事兒了。
葉舒熏的臘肉都是要掛起來的,那別人肯定都能瞧見啊。
這年頭做臘肉,尤其在這三號海島上,那可是新鮮事兒??!
倒也不是別人不會做,是實在沒必要?。?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尤其在那小廣場里,三五成群交頭接耳:“咱們每個月就那點肉票,每個月都不夠吃呢,哪里還能做臘肉熏肉?是不是她家還有點別的收入?”
這話問的就有點不懷好意了,要知道,計劃經濟之下每個人的份例都是有數的,超標就是違規。
今兒葉舒忙著熏肉,就沒帶三小只出來,是金嫂子和莊晶晶幫她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