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三天時間,氣勢洶洶的蘇俄聯軍就開始瘋狂撤退了。
因為他們的空軍已經被東北國防軍幾乎全殲了。
失去制空權的蘇俄聯軍無奈之下只得退兵。
可是,就像戰前周浩說的那樣,戰爭不是你想結束就可以結束的。
蘇俄大統領認為他給周浩打電報認輸了,撤軍了,戰爭就可以結束了。
但是,周浩卻認為,打仗你輸了,那么戰爭的結束方式就不應該由戰敗國來制定。
面對蘇俄的撤退的部隊,周浩命令滲透部隊不用攔截。
因為一旦攔截,對方就會和你死磕。
最后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幾十萬攔截部隊跟蘇俄聯軍幾百萬撤退的部隊最后拼一個同歸于盡。
無論是幾十萬攔截部隊的悉數陣亡還是蘇俄聯軍被全殲,都不是周浩想見到的。
對于自己的部隊,周浩當然希望他們的傷亡越少越好。
而對于蘇俄軍隊來說,戰前六百萬大軍,戰后至少要給蘇俄留下兩百萬大軍。
那樣才能確保蘇俄大國的地位。
如果把蘇俄的這六百萬大軍全部殲滅了,那等待蘇俄的很有可能就是分崩離析。
盡管聽起來很爽,那樣一來在我國周圍就沒有什么大國可以威脅我們了。
但是,失去了蘇俄這個靶子,西方國家就會把他們的火力集中到我國的身上。
這會使得我國的國際形勢變得很嚴峻。
在南線,隨著蘇俄烏克蘭方面軍二十萬攔截部隊的投降。
南線的滲透部隊也順利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
在統計自己部隊最后損失的時候,南線總指揮趙飛虎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止過。
自己的炮兵部隊,基本就是壓著對方打,到了后期對方的重炮甚至被我方空軍洗劫一空,對方基本都沒有什么能夠威脅到我方重炮的東西。
所以,不管是牽引式的重炮還是重炮卡車,我方的重炮損失都是很輕微的。
騎兵的損失也很輕微,當巴特帶領騎兵部隊追上蒙古騎兵的時候,對方很是光棍地直接就投降了。
步兵的損失相對就比較大了。
而步兵之所以損失大,那還是因為滲透作戰的部隊畢竟是深入敵后,雖然取得的戰果很大,但是也有運氣不佳被蘇俄大軍合圍的。
三天的戰斗,南線步兵的損失累計有三萬余人。
當然,損失最大的還是空軍部隊。
在4月4日,蘇俄大軍發起進攻的標志就是對我方機場的襲擊。
4月5日一整天,東北國防軍各部空軍都在出動,一方面是壓制蘇俄地面部隊,使其沒有精力圍剿我方的滲透部隊,另一方面就是和蘇俄剩余的空軍部隊在碰撞。
而到了4月6日這一天,蘇俄剩余的空軍也被我滲透作戰部隊一掃而光,我方的空軍部隊就幾乎沒有什么阻礙了。
在整個三天的戰斗過程中,南線空軍損失了近三千架各型戰機,擊毀了地方戰機四千多架。
可以說,在和實力強大的蘇俄空軍的碰撞中,我方空軍部隊幾乎不落下風。
在三天的戰斗中,我方俘虜敵方飛行機組人員四千余人,俘虜騎兵十萬(蒙古騎兵),俘虜蘇俄步兵二十萬,俘虜保加利亞和羅馬利亞軍隊十萬。
周浩的戰略是打疼蘇俄,而不是迫使其亡國,因此在作戰時,趙飛虎一直都控制著作戰的節奏,深怕打得太猛了,殲滅的蘇俄軍隊太多了。
到4月6日晚上統計戰果的時候,趙飛虎發現蘇俄聯軍已經有九十萬大軍順利撤退了。
“趙指揮,你們完全可以將他們的撤退的部隊攔截住,后面的部隊跟上,加上你們擁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