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還想再買些什么點心之類的,被里正拉著手非要讓他趕緊回家,里正就防著他這一點,有點銀錢燒的慌。
周大被捉著手,驢車也被里正慢慢改變了方向,周大只能回了。爺倆一路上還在聊著房子的事,里正也出主意說,先不著急找人看日子,等老李過來的時候,看好地方把材料都決定了再看日子也不遲。
周大聽話的說好。不說還能咋地,回頭再來了買了他還能不吃了?策略嘛迂回嘛!
回到家里,周大和蘇氏說了去鎮子上的事情。沒見到負責蓋房子的工頭,人還不能決定,等人回來了自己過來看,那人和爹很熟。靠譜!
蘇氏從滿懷期待到希望落空,看著妻子失望的樣子,周大有些心疼,大概是太希望有大房子住了吧!不過這段時間也確實忙,也不能太著急了。
孩子們知道還有的等,就各自忙自己的了。房子暫時先這樣了,把柴老板的貨交了就開始準備楊掌柜的,真是一茬接一茬。楊掌柜為了長長久久,他不限時間,但是手藝人是閑不住的。做慣了活,閑下來就著急這是真的。就像有些人經常練字,有一天他突然閑下來了,就會用手比比劃劃的在空氣中寫字。
日子又過了幾天,柴老板的貨基本完工。周大統計完貨品,把數目和樣子都對完,又檢查了質量,有不合適的就拿掉,誰的活做得好的就悄悄記下來,下次再有復雜點的就交給他們做。不合適的,就留著做個記號。回頭告訴他家怎么做,手勁緊一點,不能松松垮垮的。一切數目對完,就可以去通知柴老板來拉貨了。
因為天氣慢慢就暖和了,所以有的婦人會帶孩子們出來玩耍。有的人家會讓孩子們去周大家里傳話,也在家里交代孩子們多和周大家的孩子搞好關系,以后好來往。
周大家的門口經常會有很多小孩子在門口玩耍。三丫和三郎以前不愛和村里的小孩子玩,現在也不喜歡。小孩子也知道和他倆沒怎么接觸留不往跟前湊,他們可以在外面玩,但是不能往人家家里跑,不能冒冒失失的,惹人家生氣。大家都要靠著周大發家致富,所以小孩子們要有新衣穿,有點心吃就得巴結著周大家的孩子們。
每天只要出門就有孩子走上前問,有沒有要幫忙的事兒,他們可以跑腿。
你別說,還真的很方便。有事兒想通知誰了就對其中一個小孩子說了,他就很快的跑去通知了,而且說的一字不差的。這就省了很多時間,大郎他們就可以做自己的活。蘇氏偶爾會拿些家里的小點心讓小孩子們吃,他們有的孩子會拒絕不要,有的孩子就經不住點心的香甜味,會拿一小塊嘗嘗味道,多的就不敢了。
蘇氏看見小孩子,有的依舊穿的是上面哥哥們穿小了的衣服。村子里還是窮人多啊!大概多接幾次活,他們的日子就越來越好了。不定衣服在鄉下是普遍現象,大家都這樣穿著,也就不感到奇怪。周大感慨不是孩子不聰明,是孩子沒有領頭人。如果村子里有學堂,這些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村子里又該是另外一種面貌。
反正時間還早,周大覺得去鎮子上一來回天也不會太黑,他就決定去鎮子上酒樓告知一聲柴老板明天就可以來拉貨了。由于前兩天柴老板家的小伙計來拉菜的時候忘說了,各家的東西也沒有統計出來,所以就耽擱了。
周大這次自己去鎮子上,酒樓他去的次數最多,所以一個人也不耽誤事兒,趕著驢車,一路搖搖晃晃的就到了酒樓門口。不能再和爹一起了,他什么都不讓買,錢是掙回來,不是省出來的。在能吃能喝的時候,就該吃吃該喝喝。如果哪一天這也吃不了,那些吃不了,那才是真的老了。
小伙計以為是吃飯的客人到了,抬眼一看去周大,忙熱情的招呼他進來喝茶,他去找掌柜的。
周大是老板交代過的貴客,掌柜的很快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