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門外,蘇氏和閨女們還在等待。驢被拴在遠處的樹上,這里是學堂門口,別讓驢拉尿在門口就不好了。驢車上,酒壇子用別的東西蓋起來了,村里人來的不讓,別人看到了怕說閑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蘇氏雖然不怕事,但是也不想多事。
周大和里正出來的時候,看到娘們四個還在車子上坐著。周大也不顧他爹了,急忙跑過去對蘇氏說道:“媳婦等急了吧?今天也是夫子和村里人捧咱們,要不是一交束修就結束了,咱爹在后面!”
蘇氏拍了他一下,趕緊向里正走過去:“爹,今天辛苦您了!”
大丫她們們也和里正打了招呼,蘇氏把孩子教育的好,村里小孩子少有周大家的孩子這樣干干凈凈的,見人了也知道打招呼,嘴巴甜的孩子路子廣。
里正看見周大今天真是不知誰誰了,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他也會忘了爹的。還是兒媳婦機靈眼里還是能看到他的。在兒媳面前當然是好態度他笑著說道:“辛苦什么,就是進去站站立立,也沒干啥!”
周大說道:“是啊!基本上沒有我們什么事兒。”
蘇氏看他有些不著調兒,原來都是以爹為主的今天有些不在狀態了,她怕里正多想連忙說:“爹,今天要是沒有您,大郎他們可不會有這么順利的。,這事兒啊只要有爹出馬,那絕對是一個頂三個。”
好話誰都愛聽,里正笑瞇瞇的說道:“不算啥!都是為了孩子們好。好了,大郎他們已經開始上課,咱們先回去,晚些你們兩口子再過來吧。”
因為周大在村里帶著大家賺銀子,有些人還想過來說說話,周大不想耽誤大家時間,擺擺手說:“今天謝謝大家來捧場,都是自己人也不用見外,都回去忙活吧!”
既然如此,那些人也都慢慢散了。他們也都是去吃過席的,如果現在周大再弄一鍋燴菜,估計有人不會全家都出動了,以前是吃別人家,省自己的,現在估計會不好意思吧。人的思想是跟著銀子進步的,文明的進步大概就是思想和金錢同步。
里正坐著驢車一會兒就到了家,他下了車,喊周大一家到家里用午飯,蘇氏推辭說家里還有活兒要干雞鴨鵝還沒有喂糧食,驢兒也該回去喂草料了,要不驢脾氣上來了亂蹦。
里正理解周大,知道他著急回去消化今天發生的事兒,擺擺手讓他們趕緊回。晚些這家伙還會來找他,老童生那里,這家伙打正面的少,偷聽課是弱理的事兒,對于周大來說總是欠著些夫子什么。
“那我也不留你們了,趕緊回吧!屋里都是一堆事兒。”
“爹,您慢些,進屋吧,外面冷。我和孩他娘就先回去了。”
里正擺擺手,周大趕著驢車慢悠悠的走了。
里正回到屋里,看見老婆子在屋里坐著。怪閑的,往常都讓在兒子屋里幫忙,今兒怎么不去了。
“老婆子,你今天咋就知道歇歇了,以前叫你休息,你都不聽。”
里正媳婦瞪了他一眼說道:“我歲數大了,干不動了。你別說我了,今天去學堂都還順利吧?”
“順利的很,你別說安兒現在在村里威信不低,有些人家都去了人,大郎幾個也爭氣,這場面說不大吧!也不小。包括三郎,一點都沒有斷節奏。”
“大郎他們幾個聰明,我看以后和奎銘也不差上下。”
“奎銘!呵呵!那小子平常看著一本正經的,不知道也是個臉皮厚的。他那天強行認咱倆,你忘了沒?”
“我那天都有點懵了,那種場合也只能故作鎮定。咋就讓他插隊了?哈哈,一不留神兒就又多了個孫子。現在咱倆有五個孫子,三個孫女呢。大郎他們要是學有所成,加上奎銘,咱家可是沾光了。要小孫子回頭也送學堂去,三郎能去,咱們小孫子也能去。我不是比較,我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