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制定了作息時間,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大家也支持他這樣做,以后大家就按照他制定的時間,過來做活。
村里人想的簡單,只要聽周大的大家都有銀子賺,聽周大的,他帶著大家走順暢的路。里正帶著大家改變村子的面貌,村里人也在努力改變自己,說粗話的會讓大家提醒,監(jiān)督她。不是想著改變自己,只是怕得罪了貴人,冒犯不起啊!其實也是殊途同歸了。不一樣的方式一樣的結果而已,從不文明走向文明。
里正說了,你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打罵孩子,不然老了的你只會被打罵的更狠。也許會老無所依,也許會被遺棄。想著會有這樣的結局,有人會打心里害怕,從而會慢慢的對待家人再也不會有暴戾的現(xiàn)象,用另一種方式對待家人,收獲的是家人的孝順,還有體貼。
楊掌柜要的五千單,柴老板要的一萬單,不知道以后銷量如何,先預訂了,材料還是他們兩個自己準備。也是為了走高端路線,畢竟普通老百姓吃飯都是問題,哪有閑錢買這些。說起享受,還是有錢人會享受。
第三天,柴老板的材料也運過來了一部分。他們這么給力,周大也放下手里其他的活,專門來抓這邊的任務。
木工們都在緊鑼密鼓的干著活,里正沒事了也過來看著大家干活。他也是想看看第一件成品做出來效果怎么樣,楊掌柜也說了,第一件做好就通知他,他也想見證一下。榫卯技術最講究尺寸,它要保證每個部位都不需要釘子來連接,而且縫隙達到肉眼基本看不見的效果。木工們對這些手到擒來,對于農家來說,誰有那個閑錢去買釘子,大多數(shù)家里做的家具類的都是榫卯技術。
經(jīng)過幾天的努力,木工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二十把椅子的零件。周大親自去鎮(zhèn)子上通知楊掌柜和柴老板,讓他們親自來見證一下所有零件拼接起來后的成果。
兩個見過大世面的人,各自趕了馬車就來了。里正和兩位族老也過來觀看,木工們看過圖紙,但是沒見過實物今天大家都是激動的一天。
作坊有制度,不然會來的人更多,今天狗剩子有事沒有來,不然怎么能少了他。
木工組長親自動手,他們也很激動,八個組長,一人組合一把椅子,簡直是比賽現(xiàn)場。這時候大家比的是速度,幾人都在卯勁兒。大家個都在轉圈看,看誰手最快。到最后階段,觀看的人還拍手鼓掌干擾他們,就想看他們誰會首先慌亂。好在人家心理素質好,不管別人做的怎么樣,他們都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
當八套椅子擺放在面前,大家都見證了這個神奇的轉轉椅。首先體驗的就是村里的貴客了,楊掌柜第一個坐上,把腳支在地上,然后坐在椅子上開始轉圈,講真,木頭上面沒有棉墊子,剛坐上還挺新鮮的不過坐了一會兒就覺得太硬了不舒服。
然后蘇氏把做好的椅套拿了過來直接套在上面,楊掌柜重新坐下來就感覺舒服多了。椅套的面料有錦布的,也有緞面的,還有皮料的,皮子不好弄,所以量少了不少。
做到這些已經(jīng)很好了,蘇氏和閨女們這段時間也是很努力了,純手工制作,以后要的量大,已經(jīng)聯(lián)系好了村里女紅做得好的人,如果還不行就打算再找一些知根底的有親戚關系的人。有這個好消息,村里的媳婦們都偷偷回娘家找人,能不花自己的銀子貼補娘家,大家覺得這樣的結果真是太有愛了。
村里的幾個光棍,因為為村里修路,也找到了媳婦,不過還沒有成婚,就等著把村里的路修好了,然后借周大的馬車把新娘接回來。
借馬車的還需要排隊了,村里也有人家有馬車,可是這些人只相信周大,我只想和周大打交道,接新娘的紅封他們只想給周大。
楊掌柜想著今天既然來了,說什么也得帶回去幾把椅子,被大家拒絕了。兩人還有些納悶,這不是都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