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學的專業嗎?”
“沒有,我連有哪些專業都不知道。”
確實,我當年也是一樣,我只知道有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而四川美術學院,還是美術老師在無意中提及的。至于自己要考什么樣的大學,根本就不知道,每天腦子里都是算題,大學究竟是什么樣子,也一無所知。
這大概就是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差距吧。那時候的自媒體也不發達,雖然有手機,但都是抓緊時間玩游戲、看電影;而在城市里,就算你不去了解,你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得知相關信息。
“沒事,你回去后,學校會發一本報考指南,上邊有學校和錄取的專業,到時候你就不會茫然了。但是,不要想著你喜歡什么就學什么,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好找工作,那是爸媽他們那代的想法。
比如我喜歡電氣,但學出來后高不成低不就,自己干幾年就不想做這個行業了,等于白學。想考公務員事業單位,都只能考不限定專業的崗位,競爭的人特別多。所以,你要看你以后想做什么,你回去看了再說。”
楊雪似懂非懂地回去睡覺了。第二日,江雪將楊雪送到客運站后,又回到店里幫著金從飛忙碌。
7日后,煙草證也辦理下來,這個名為“美哆便利店”的店鋪已經具備開業條件。而楊雪也填好志愿后,又來到昆明,聽她說第一志愿填了云南大學的工商管理,我也覺得挺不錯的,反正我建議的醫生和教師她第一個就否定了。
在商量開業時間時,一致認為沒必要刻意挑選黃道吉日,直接開門做生意就好。但經過林夕的提點,還是覺得開業應該做一些活動。
開業活動難倒了我和金從飛,只好找林夕幫忙,林夕也沒有什么好的方式。江雪說了一些之前她在超市時的活動經驗,最后我們按照江雪的方案進行了。
沒有市場調查,沒有計劃書,也沒有管理制度,沒有經營模式,一個便利店就這樣匆匆開起來了。
第二日,星期天,天氣依舊炎熱。我請了一日假,因為活動內容便是商品促銷,將一些常用的商品以略高于進價的價格售賣。
當然,門口的促銷廣告還是很顯眼的,畢竟自己就在廣告公司,肯定是怎么效果好怎么來。人都有占便宜的心理,自己常用的商品價格早已爛熟于心,看著低價的商品,都想著先囤一點。
就這樣,我跟著金從飛和江雪,在店里手忙腳亂地忙起來。荀蕓雖然也在忙著,但總帶負面情緒,比如客人要什么東西,她不知道在哪兒,便會抱怨貨物碼放不規范。但對我來說,我已經習慣了。
晚上,李藝來到店里,看沒事后,我們一起回到“春之苑”。坐了會后,李藝問道:“唐瑩回來了嗎?”
我不知道李藝為什么會問起唐瑩,便說道:“前幾天搬家的時候沒有見到她,不知道回來沒有。”
“我這里有2萬,我轉給你,你幫我還給她吧,只有這樣慢慢地還了。”
“沒事,我也要發工資了。”
“你一共欠了多少錢?”
“沒算,管他的,朋友就是用來互相幫助的。”
“沒見過你這樣欠錢還欠得這么理直氣壯的。”
我嘿嘿一笑便帶過了。
活動要持續5天,但我看著第一天的情況,作為我親自參與的一天,給我的感覺就是混亂。也不是客人有很多,而是因為不熟悉,顧客要的商品有些沒有,而有賣的,我也不知道放在哪兒。
至于售價,還好有收銀機這樣的高科技,江雪按照她的經驗早已將信息錄入了進去。不然售價都要把人折磨死。
而江雪便是這個店里的“大腦”,因為我們都不知道便利店該買什么,經銷商來推銷就買。對于什么陳列費,如果不是江雪,我們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