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沒必要捧得高或要求高,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長期主義,是一輩子的事兒,我同學里學歷最高的堅持到現在的都是后來進修的,不是一開始就本碩博連讀,都是經歷過很多事情,重啟人生,才有了后面的博士博士后進站,是知道了自己要什么和想成為什么。我和塵塵也說,人生很多選擇,不一定本碩博連讀,你也可以哪里覺得想停下來就休學一段時間出去走走看看,最主要是成為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且擅長的,所以我們一直不外面上學科輔導班,都是語數英之外的,甚至他現在的數學思維課我都猶豫了將近一年……走到哪里算哪里,我們也不覺得他一定要做什么,就像他爸爸說的就是不上大學也無所謂,看他選擇吧,許多時候環境造就人,都是社會的產物。有時候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說不定他就像我像我小表弟一樣,就是經歷過學習或生活的挫折了,轉了彎仍舊想做最初想做的事呢?就像我爸不讓我寫作不讓我想著成為作家,兜兜轉轉這些年反而成為堅持下來的主要原因捂臉,成為堅持最久的愛好和特長……
前幾天他發小問他這么努力上這么多興趣特長班,不累嗎?還和語數英學習無關,都不一定考上大學。塵塵的回答我很滿意,雖然是朋友轉述。他說不累,為了打開思維,即使考不上也人生不太一樣。人生是曠野,不是只有一條路,選擇怎樣的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經歷,越是有選擇越要謹慎,還不如我們當初沒選擇,要么上大學要么回家種地,那時候又傻又純粹,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F在孩子缺少一股子勁兒,不是說他們不努力不夠拼,是他們都像上緊發條的小人兒,玩也玩不痛快,學也學不踏實……我經常給孩子請個假帶他去參加一些活動或研游學也是這個原因,不希望他渾渾噩噩的,或者在一個思維模式里捂臉,以終極目標為開始,還是希望他以就業為導向,知道自己要什么想成為什么,再去學什么決定自己學成什么樣子,我周圍那種用名讀書寫作干工作的人都是不僅僅靠身心健康更是靠意志力和信念活著的,是不愿意“跪著”或“等著”的人,都想拼搏出不一樣的未來和一條嶄新的屬于自己的路,我覺得這樣才算是人生圓滿吧。不是想成為誰,想成為最美的最不會后悔的自己。僅此而已。
歲月靜好呲牙,他搞完作業看書,我研究下科學和物化生……他說今天小卷滿分,我說他是要走數學和信息競賽的人,走筑基和強基計劃的,這不小case……他默默用功去了。回來和我說小學數學算L0,初中L1,高中L2,上大學才L3……學了半天才沒到L1,被打擊了……呵呵,難題見太少了。
媽媽當年為了學國際金融自學高數,為了跨界考研自學古漢語和法律,后來自學各種課程……活到老學到老,這才剛起步,加油干吧,小伙計!
娃兒不可愛的時候,只能回望過去(翻看過去照片視頻和各種節日寄語),安慰自己:這是自己親生的,親自帶大的……我不吃杏干和葡萄干破涕為笑,我做過出口,知道硫磺熏制過程……一直對這兩樣很是不感冒。
“并非站在山頂才能被看見”孟晚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畢業典禮演講全文強玫瑰,勿以小善而懈怠。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強強強
我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就因為我們每天很努力生活才被賦予了意義。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雖然我沒選擇當老師,似乎這些都刻在骨子里的……以前我是個完美主義者,現在我覺得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以前我是個大大咧咧不修邊幅的人現在我覺得精致生活就是個人名片,許多時候環境造就人,真是不能爭破涕為笑。我以前對自己要求很苛刻,現在也開始三七或二八分,留幾分余地玩玩愛好交交朋友做做公益啥的,沒必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