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已經開始洗淀粉了,畢竟天氣已經很冷了,再不洗粉結冰了就不好洗了。
但是番薯放的時間長了,淀粉是會糖化的,那就不好出粉了。
所以要趕在入冬之前,把要用來做粉絲的番薯,都給洗好粉。
這樣易于儲存,就能隨時隨地加工成粉絲了。
洗粉這件事兒,自古就有,比如葛粉,就是用葛根洗出來的。
但是葛根的出粉率是很低的,一般一百斤葛根才能出六七斤的淀粉。
這樣的淀粉用來沖泡,是很好的消食之物。
當然,還有藕粉和木薯淀粉,都是一樣的。
四爺能親自跑去看,還是因為林茗煙說番薯淀粉能做成粉絲,像面條一樣能當主食吃。
能當主食吃,還像面條一樣好吃,這可就了不得了。
林茗煙不知道這時候的番薯能出多少粉,但是后世的改良品種一百斤能出三十斤粉。
她保守估計,猜了個百分之十五。
四爺帶來了好消息,一百斤番薯能出二十斤左右,浮動要看番薯個頭的大小。
“也就是說一百斤番薯能出二十斤的粉絲!”四爺有點興奮,“也就是說三畝地的番薯差不多能趕上兩畝田的小麥!”
那可是沒用的山地啊,平常基本就荒著的。
田地一點不耽擱,還能繼續種小麥。
中原地區的大平原就算了,南方的丘陵地帶本就沒多少良田,山地卻是多的是。
這要是都利用起來,大清的人口很快就能翻倍了!
說完他扼腕嘆息:“可惜剩下的渣子還是太多了,不然就更好了。”
“渣子?”林茗煙笑道:“爺擔心這個干啥?番薯渣子喂豬最好了,保準把豬喂的膘肥體胖。”
說完她就想起來了,滿人基本不吃豬肉,他們更喜歡牛羊肉。
四爺吃豬肉也是林茗煙帶的,一般會吃五花和里脊,其他部位也是不屑的。
林茗煙道:“平民百姓可能一輩子也吃不上牛肉,羊肉又貴的出奇,豬肉是他們的主要肉類來源。”
“番薯洗粉剩下的渣子估計能有個一半,用來喂豬,那百姓就能吃上肉了。”
這時候只要有條件的農戶,當然都會養上一兩頭豬,家里的小孩子可以上山打豬草回來喂豬。
到了過年邊上,把豬殺了過個好年,這就叫做殺年豬。
但是豬的食量是很大的,靠一點米糠、麥麩和豬草,很難長肥。
現在有了番薯渣子,簡直是得了一大利器。
“那可真不錯,”四爺想起漁村那些黑瘦的村民,揚了揚眉毛。
大清的百姓能安居樂業,甚至能吃飽飯吃上肉,當然是個讓人振奮的消息。
尤其是他們是外來的統治者,統治了這么一大片秀麗山河,卻比之前本土的人要做的好。
那可真是一件大好事!
就比如南方蠢蠢欲動的紅花會、白蓮教,他們所能鼓動的人都是窮苦的吃不上飯的窮人。
給點米、送點雞蛋,就能讓那些人死心塌地。
要是大清子民都能吃飽飯吃上肉,誰還能被那三瓜兩棗誘惑,賭上身家性命來造反呢?
四爺更加積極的開始對待番薯,洗粉、喂豬、加工粉絲時,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戶部的人看著他這么勤懇,心里那叫一個佩服啊。
你瞧啊,那可是皇子唉,出身已經甩他們幾條街了,還這么努力,他們還能說什么呢?
這樣勤勉的四爺,消息傳到康熙爺耳中的時候,他甚至后悔當時沒直接給這個四兒子封郡王了。
一個封號打發他實屬不應該啊。
他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