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午過去了,魯國的三萬人馬終于趕到了長勺。
齊國十萬大軍已經(jīng)在此列成陣型,氣勢浩浩蕩蕩,旌旗遮天蔽日。他們只等著戰(zhàn)鼓聲響起,就要向魯軍撲來。
千鈞一發(fā)之際!
李宵陽和曹劌坐在后排的戰(zhàn)車上,此時此刻,李宵陽感到萬分緊張,不由自主的握緊了雙拳。而曹劌卻氣定神閑,顯然,他的心中早已有了對策。
齊國的戰(zhàn)鼓聲突然響起了,伴隨著震天動地的鼓聲,齊軍吶喊著就準備朝這邊沖過來。
李宵陽正要下令:“全軍出擊,迎戰(zhàn)敵軍!”他的話還沒說出口,曹劌就拉住了他:“現(xiàn)在不行。”看來和記憶里的劇情一樣啊,李宵陽想著,于是他下令全軍禁止擅自出戰(zhàn),違令者斬。齊軍的第一輪擊鼓都結束了,魯軍也沒有動地方。
第二輪擊鼓開始了,齊軍的士氣已經(jīng)開始低落,而魯軍這邊依舊是一動不動。安靜的有些詭異。
齊軍又一次擂起了戰(zhàn)鼓,這一次,他們的士氣明顯已經(jīng)耗盡,就連打鼓的士兵都是有氣無力的。這時候,先前一直沉默不語的曹劌終于說道:“現(xiàn)在可以出擊了!”
魯國的戰(zhàn)鼓聲終于響起來了,士兵們?nèi)珉x弦之箭般沖了出去。疲憊不堪的齊軍匆忙迎戰(zhàn),魯國的戰(zhàn)車在前方?jīng)_鋒,弓箭手在后方猛射,步兵從兩側殺出,各個兵種相互配合,一同勇猛作戰(zhàn),痛擊齊軍。
齊軍根本沒有料到魯軍竟然這樣“不講武德”,先前還以為魯軍是畏懼齊軍,不敢出戰(zhàn)。而此時此刻士氣正盛的魯軍,在人數(shù)明顯劣勢的情況下,居然把齊軍打的節(jié)節(jié)敗退,丟盔卸甲。不一會,齊軍就撐不下去了,齊國主帥鮑叔牙見此,連忙下令撤軍。
李宵陽一看齊軍要撤,立刻下令展開追擊,曹劌不緊不慢的說道:“還不行。”他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軾望了望齊軍的隊形,又往下看了看車輪印,這才說:“可以追擊了。”這一戰(zhàn),魯軍把齊軍打的大敗,繳獲了大量的兵器,盔甲和輜重。齊軍狼狽不堪地逃出魯國國境,回到齊國去了。
在回到曲阜的路上,李宵陽心想,看來打仗也是需要謹慎的,不能只知道魯莽的往前沖。如果剛才齊軍設下埋伏的話,弄不好魯軍就會全軍覆沒。而齊軍陣型混亂,慌忙逃竄就說明了他們是真的已經(jīng)敗了,不可能還有功夫設什么埋伏。
曹劌在一旁說道:“戰(zhàn)斗,靠的是勇猛的士氣,齊軍連續(xù)擊鼓三次,他們的士氣早已耗盡,而我軍擊鼓一次,士氣正盛,所以這次我們能以弱勝強,戰(zhàn)勝齊軍。”
李宵陽只是默默地聽著,他在想著另外一件事情一其實像這樣靠著計謀取勝,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魯國現(xiàn)在的軍事實力不夠,不得已而為之。以后還是要以發(fā)展為重,盡快彌補軍事實力上的短板,這樣才能在這個以大吞小,以強并弱的春秋時代生存下來。發(fā)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無論放在何時何地,都是適用的。
回到曲阜之后,李宵陽做出了他的第一個“人事任免”的決定一任命曹劌為魯國的相國。大臣們紛紛表態(tài)支持他的這一決定,畢竟,如果沒有曹劌力挽狂瀾的話,這場長勺之戰(zhàn),魯國必敗無疑,是曹劌拯救了魯國。既然曹劌有這么大的功勞,那么給他封個官職,也是理所應當?shù)摹?
春秋演義之魯?shù)垡唤y(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