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隆國北部邊境某要塞。 這座要塞由連綿不絕的百米高墻構成,其中采用的皆是價值不菲的特殊石材,堪稱固若金湯。 此前這里也遭受了護國之戰的沖擊,多處城墻都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損毀,幾乎沒有什么防御力可言了。 未曾想軍部“烈陽”們同意放權,將自建的權利放開,讓各自的鎮守長官負責重建事項。 聽起來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于情于理,重建城墻這種事也得是公家的事情,怎能讓這些師團長自掏腰包。 然而結合隆國內里的復雜形勢,便能理解了。 對于“鴿派”一系的主官們來說,這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 要知道他們背后站著的,乃是隆國六大豪族。 豪族幾乎囊括了隆國的絕大多數勢力,包括政部、鎮安部等,就連軍中也扶持了“鴿派”一系。 然而對于豪族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明面上,“鴿派”與烈陽一系分庭抗禮。 實則兩方的實力相差甚遠,真正進入軍部權力核心的,也就只有秦道祖一人而已。 至于那些“鴿派”的師團長,明面上是軍部的中堅力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本質上還是歸著那幾位“烈陽”管轄。 若是現在“烈陽”發話,換掉這些人無需拖到下一刻。 而現在不同了,那日會議上,“烈陽”們的決定驚到了“鴿派”以及背后的豪族。 在他們看來,此前“烈陽”的那番話語,是在表明一種態度。 所謂的放權,可不只是要塞重建權。 借此名義,豪族將可以正大光明的將手伸進軍中了。 有些事,無需太過明說,懂得自然都懂。 “耗時數月,這要塞終于是重新建成了啊。” 一位肩負上校軍銜的中年男子環顧著連綿的城墻,向著身旁之人滿意著說道。 他乃是鎮守著這座要塞的師團的代理師團長,名為秦自流。 而這支師團曾經的長官,名為秦自生,是他的堂兄。 此前秦自流還只在師團內擔任副師團長,受秦自生管轄。 他的實力僅是在半步黃金大境,遠無法和秦自生相比。 能坐到副師團長的位子,其中還多虧了秦自生和秦道祖推波助流。 而對于秦自生的死,沒有人會比秦自流更開心了。 秦自生一死,這支師團便相當于無主之物,隨時可能會被“烈陽”安插人員進來。 豪族自然不可能縱容這一點發生,一支師團的分量可是不輕。 而在這支師團中,只有兩位秦家之人。 秦自生一死,便意味著他上位的機會要來了。 果不其然,秦自生死后未過幾天,軍部便下發文件,讓其擔任代理師團長。 至于其實力上的欠缺,并未有人提及,幾位“烈陽”都默契地選擇視而不見。 此時在城墻之上,站立著數人,對著秦自流的話語接連附和。 除了秦自流,另外幾人亦是來自于秦家的勢力。 他們或是在政部,或是在鎮安部,身上都有著實權職位。 這些人在此的目的,并非是單純的進來觀賞。 自從數個月前,這幾人便通過“支援”、“援建”的名義,各自帶著十數名麾下進入了要塞之中。 按照隆國軍規,要塞內嚴禁外界之人進入,更不用還有相當數量的修煉者跟隨他們一起進入。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行為已經觸及了軍部的底線。 然而沒有人會拿這點說事,哪怕師團內并非是鐵板一塊,其實有相當數量的師團部主官其實對秦自流抱有相當的成見。 秦自流本身的實力太弱,僅是半步黃金大境,根本就沒有資格擔任副師團長。 而且其為人高傲無比,向來和他們融入不到一起,似乎和這
第197章 意氣風發的秦自流!!突然到訪的專機!(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