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接近傍晚六點,沈飛、沈文濤兩艘漁船先后回到啟才村的碼頭。
他們在碼頭停船的時候,趙有財已經發現了他們,
待他們停好漁船后,趙有財和林福水兩人,拉著兩輛板車走了過來。
看到他們兩個拉著兩輛板車,沈飛笑道:
“財哥,今天沒啥收獲,用不了兩個板車。”
說著他從趙有財的板車上,拿了幾個筐子,到小漁船上開始裝貨。
確實沒有多少東西,除了比較多、比較占空間的海螺、海貝外,剩下的其他魚蝦都不是很多,大概就一百幾十斤的樣子,個頭都不是很大。
旁邊,沈文濤開的大漁船,收獲倒是比沈飛這邊要好一些,差不多有三百斤左右的魚蝦,
雖然也沒有太大的個頭,但還算不錯,應該能賣個一千來塊錢。
這個收獲和沈飛他們平時比起來,確實算是拉了。
和同等二十五米的大船比起來,也算不得好,只能算是一般般。
當然了,大多數25米的拖網大船,出海一趟經常是兩三天,甚至一周、半個月,像沈飛他們這樣,當天出去,當天回來的很少。
把一筐筐的魚放到板車上,勉強算是一板車的海鮮,趙有財笑道:
“這些也不算少了,是兄弟你們平時抓得太多,所以才覺得今天的貨少。”
“走吧,到我店里去喝兩杯茶,把這些稱一下,水都燒上了。”
聞言,沈飛說道:“稍微等下,還有些別的青棗得弄下來。”
說著,他招呼大頭、阿壯他們,一起到大漁船上搬青棗下來。
見他們一麻袋又一麻袋的往岸邊扛,趙有財和林福水也沒閑著,也一起上漁船,幫沈飛他們扛了兩麻袋。
“飛哥,你們上哪搞來的這么多青棗?找對岸同胞買的?”把青棗扛到岸上后,林福水對沈飛問道。
他是知道的,對岸那邊水果很多,其中就有這種青棗。
沈飛搖頭,說道:“都是野生的,又甜又脆,你們試試。”
說著,他把其中的一個半袋拿到趙有財和林福水面前。
趙有財和林福水一人伸手拿了一個,簡單擦了擦,直接下口。
口感十分爽脆,咬下時發出的那個聲音,相當的美妙。
“好吃!這個又脆又甜,應該是挺好的品種,口感很好。”趙有財給出肯定評價,同時再次伸手抓了兩個。
林福水也同樣沒客氣,再次伸手抓了兩個,簡單擦了擦,放入口中吃了起來。
見他們喜歡吃,沈飛笑道:“待會都帶些回去給家人吃,反正也是白來的。”
說著,他讓沈文濤去開三輪車過來。
眾人幫忙把一袋袋青棗弄到三輪車上,隨后,眾人去了趙有財的店鋪。
在店鋪里,趙有財把所有的海鮮分揀歸類,然后開始稱重,算錢,最后結算下來,兩艘漁船的收獲,總共賣了一千四百塊錢。
收到錢后,沈飛簡單喝了兩杯茶,從趙有財的店鋪里拿了四個袋子,
裝了滿滿四袋子,每袋約十斤左右的青棗,放到趙有財的店鋪里。
“財哥,福水,你們一人一袋,另外給錢哥和福山哥也一人一袋,你們有空幫忙轉交一下。”
在沈飛給趙有財他們裝青棗的時候,沈文濤也拿了個袋子,裝了滿滿一袋子,送到旁邊于呈慶的店鋪過去。
可惜,今天于呈慶并沒有開店門,于是,給于呈慶的那一份也交待在趙有財這邊。
送完青棗后,沈飛他們便沒有再多留,讓沈文濤先開三輪車載青棗回去,其他人一塊步行回沈飛家。
還沒到地方,沈飛他們便看到,家門口今天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