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竣工了,青磚大瓦房還要通通風才能搬進去住,但作坊可以立馬投入使用。
肥皂作坊整體設備全部轉移到了新廠房,原來的何家小院則留給程理一家人居住。
米粉作坊的設備趙小山早就準備好了,廠房一竣工就全搬了進去。
米粉的銷量如何還未可知,為慎重起見,趙小山先招了十個人入園,其中六個是本村的,四個是外村的。
這十個人都是這段時間在他工地干活的好手,尤其是丁氏兄弟倆,雖然家離的遠,但每天來的最早,也從未早退過,干活很是賣力從不藏私。
中午休息時別人都能吃口熱乎的,他們兄弟倆就在工地上坐著啃饃饃。哪怕二黑子父母來叫過多次,也從不去麻煩人家。
這樣能干又本分的人,哪怕不是本村的,趙小山也很是喜歡。
對于這四個外村的,趙小山承諾他們可以暫住在后山的員工宿舍,里面有炕有床,還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住宿免費,但伙食自理。
這宿舍是土坯房,剛蓋好墻面還是濕的沒干透,炕也還潮著。
別人還沒住呢,劉大勇倒是第一個住進去了。
年后程理的老婆孩子來了他就搬出來了,趙家地方太小,實在沒他住的地方,于是他便到處打游擊,村里誰家沒有女眷他就去誰家住兩天。
其中有一家住的時間最久,就是羅家。
羅家為了靠近趙小山也算是下了血本了,羅氏有一戶人家就祖孫倆人,人家就一個主屋一個炕,結果他們族長羅老根為了能讓劉大勇住進去,一到晚上就把那小孫子抱走,讓劉大勇和那老頭子睡那屋炕上。
劉大勇很不好意思,總覺得占了人家便宜,可他確實沒地方睡。
要不是現在外面還挺冷,他都想睡姑姑家柴房了。
趙小山也挺無奈的,為了“報答”羅老根的招待之情,特安排他小孫子進了肥皂作坊,干原本三旺的活。
三旺過了年又長了一歲,這段時間在肥皂作坊做的很不錯,雖然年齡小,但從不偷奸耍滑,頗有擔當,還一直和趙小山十分親厚。
趙小山覺得他是個可培養的好料子,決定將他調到米粉作坊,并勒令他也跟著趙大壯二黑子一起晚上去程理那識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要重點栽培的意思,頓時對三旺羨慕的不行。
因為這個,他奶孫氏那個老虔婆最近可老實了,再沒了之前的囂張氣焰。
以前沒事就愛坐在曬谷場嚼老婆舌說長道短的,現在天天貓在家里不出門,生怕遇到劉氏。
劉氏記仇,上次嬌娘的事她一直記恨在心,一直想找茬報復回去呢,誰知道這老虔婆看到她就躲著走,讓她這股邪火始終憋著沒發泄出去。
為了轉移老娘的注意力,趙小山特意給她安排了點活——到米粉作坊,對新入職的員工進行培訓指導。
米粉的制作工藝相對復雜,推磨蒸煮等活計甚至比肥皂還費勁,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多,讓劉氏去監督指導剛剛好。
人碼齊了,工具也搞定了,就差原料了。
制作米粉的原料稻米和雜糧,所需的量十分大,單靠他在糧鋪買不現實,趙小山則將這項重任全交給了白常文調度。
趙小山還打算生產兩種米粉,純稻米的和雜糧的。
如果他的玉米真的能成,那以后他還可以加工玉米面,只不過現在屋里的玉米還沒抽穗,離豐收還差的遠呢。
幾天后,米粉作坊開張了。
這次開張趙小山選擇了低調處理,就在門口放了兩個爆竹就算完了,既沒大張旗鼓的剪彩也沒邀請外人。
前段時間他確實太高調了,都快成顯眼包了,惹了不少人的紅眼,剩下時間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