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躺在炕上的趙小山聽到馬恭回磕磕巴巴說出探望自己的理由時,一口氣沒喘勻差點厥過去。
“馬先生放心,我一時半會的還死不了。”
“馬先生來了這么久,對我們古仙村還適應么?生活中缺什么少什么你就和我二姐或者我大哥說,要是覺得教學任務重就適當的給學堂放放假,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了。”
馬恭回對現在的狀態非常滿意,直接搖了搖頭,“這的一切都很好,也不缺什么,孩子們也都算懂事,教學也不累。”
能缺啥?肥皂作坊里最新出的香皂他那都有好幾塊沒用的。
村里啥好東西都可著他先來,他是真沒啥不滿意的。
如果硬要挑點毛病的話,就是村里的女人們對他太過熱情了,熱情的他快招架不住了。
尤其是村長家的李嬸子,說他兒子也是讀書人,看到他就像見到自己兒子一樣,不是今天送他一碗肉就是明天送他一件褂子。
拿人手短,他實在不好意思再如此無緣無故的收人東西,上次放假他去鎮里特意去筆墨齋買了一支上好的狼毫送了過去。
聽說他家的秀才公馬上要去青州府參加秋闈了,這支筆送的也算應景。
當時接東西的是李小翠,這小女娃也不知道那兩天生病了還是咋的,當時臉色通紅通紅的,說話聲音還沒有蚊子大,一副隨時要倒的樣子。
相比于嬌柔的李小翠,馬恭回更欣賞健壯爽朗的趙嬌娘。
聽聞趙嬌娘才識字半年,不僅字認了不少,連經文釋義都能說的頭頭是道。
甚至為了給孩子們上課教書,連自己的親事都耽誤了。
這份勇氣果敢,可比村里其他女孩強太多了。
而且趙嬌娘見他時態度落落大方,學問上有什么不懂了直接問,一遍不懂問兩遍,錯了也勇于承認,學術問題從來不含糊,沒有一點扭捏之態,當真是一位認真又上心的好夫子。
相比之下,李小翠就太小家子氣了。
有時候馬恭回都在想,趙家這是祖墳冒青煙了,一屋子傻大個,竟出了趙小山和趙嬌娘這倆天之驕子,惹人生羨。
想著學堂的事,馬恭回又將即將分班的困境和趙小山說了一下。
“現在村里適齡的男娃基本都來了學堂,但他們年齡相差太大,接受能力也不同,如果繼續一起上課,對那些大齡的很不利,但若分班,我一個人又忙不過來……”
趙小山聞弦知意,連忙應和道:“馬先生如若有合適的人選可以直接請過來,只要人品沒問題,愿意扎根古仙村,待遇和先生一樣。”
馬恭回就知道趙小山不會吝嗇,等的就是這句話。
“我已經拜托我師父幫我物色了,如若有了合適的人選,我自會先幫你把關的。”
說到這個問題,趙小山突然想起丁賢前幾天和他說過,他們村有人家聽說古仙村有學堂,拜托他來問問能不能來念書的事。
當時他有點忙便沒回復,今天正好程理和馬恭回都在,趙小山直接問問他們倆的意見。
馬恭回作為村學現在的主要負責人,皺著眉頭想了想,“趙先生,現在的村學是你一力促成的,不論是場地還是夫子乃至書本都是免費的,如若是外村人來借讀,我倒是能教,但這費用……”
程理也點點頭道:“是啊,山子,孩子如若是好苗子,他們能來念書我們反而喜歡,只不過錢這塊你要再斟酌斟酌。”
就算趙小山大方答應了,古仙村的村民都不會同意的。
因為村學能建成,也并不全是趙小山一人的功勞,村里也是出了力的。
比如說村學所在的趙家祠堂,磚瓦雖是趙小山出的錢,動工的時候卻是李安振臂一呼,號召全體古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