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趙小山將自己以商養農,以商養學的事一一敘述完,范郡守眼中的欣賞更甚了。
“古人常云,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趙氏追利卻為大義,從微末而不自卑,教化鄉里,促民生利,比之君子更多了一份腳踏實地,真乃吾民之典范,當獎!”
趙小山聽到有獎勵,頓時眼睛一亮,嘴里卻謙虛道:
“大人,趙家村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小山有能力了回報鄉里本就是我應該做的,當不得大人們如此夸獎。”
范郡守卻搖頭繼續道:“教化鄉里本是官府所為,趙氏雖為鄉民卻替官府做了這么許多,本官慚愧。雖說你有作坊生錢,但本官也不能盡著你吃虧,賞什么都不如賞些金銀來的實在。黃大人,就賞他三百兩如何?”
范郡守說的黃大人是榮河郡的郡丞,主管郡里經濟這一項。聽到頂頭上司問話,哪有不應的道理,連忙回應說應該的。
密水縣馮縣丞見狀也連忙表態,縣里也愿出一百兩當做獎勵。
四百兩雖然不多,但這錢的意義可不同,代表的是官府對他的肯定,比那些虛頭巴腦的口頭夸獎可強多了。
趙小山頓時對范郡守的好感度嗖嗖上升,覺得他真是個務實的好官。
他連忙作揖道謝,感謝的話不要錢似的往外掏,將一個受到嘉獎而心存感激的小農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小山以前只聽戲文里說官民一家親,這次小山總算是見識了,在座的各位大人不僅不嫌棄小山身份卑微,還給銀子獎勵,小山真的不知用什么詞來形容了,只覺得各位大人們面目可親,讓我忍不住想要親近,真是我見過的最好最好的官了?!?
趙小山樸實無華又有些語無倫次的言論讓在場的各位都笑了。
“小山謝各位大人的賞賜,大人們仁愛,小的卻不能不懂事。小的手里有作坊,雖然運作困難,到底還能勉力支撐??煽だ锟h里要管那么多事,衙門難免捉襟見肘,四百兩數額不少,小山怎能不懂事的伸手接過?!?
他這話一出,在場的大人們又愣住了。
什么意思,這小子給錢不要?
“不是小山不知好歹,是小山另有所圖。”
馮縣令問:“哦,那你所圖為何?”
趙小山特意賣了個關子,待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他時又道:“我聽聞范大人一手草書如行云流水瀟灑飄逸,當年甚至得了陛下的贊賞,小山心向往之。小山不圖別的,就圖范大人能給小山也寫一幅字,讓我掛在高山園區的大門上,以后誰來了我都能炫耀一下?!?
范英駿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他一笑,后面的“狗腿”官員們也都笑了起來。
“好,用一幅字就能省下來四百兩銀子,這字寫的值,拿紙筆來?!?
趙小山早就準備好了紙筆,一招手后面的程理和馬恭回就拿上來了。
范郡守顯然心情很好,挽起袖子,手腕轉動間,“善義之家”四個字躍然紙上。
“好!好看!怪不得皇上都說好看,小山不知道該怎么說,感覺詞窮了?!壁w小山的彩虹屁如約而至。
這是發自內心的贊美。
這字一看就是下過功夫的,可不是趙小山那兩筆狗刨能比的。
“太好了,我明天就將字裱起來,以后可以留給我兒子,我兒子再傳給我孫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哈哈哈,這句話可不是這么說的!”范郡守進了這趙家村后,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
寫完了字,范郡守又將程理、馬恭回和翠姑這三個學堂先生叫過來勉勵了一番。
對于程理的穩重踏實和翠姑以女子之身出任女學先生,他都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當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