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直研究到下午,把能想到的都想了一圈,覺得沒什么可說的了才散了。
雖然計劃很完備,但前途如何,沒有人能給他們一個答案。
每個人走時都表情沉重腳步踉蹌。
他們可能會被劃為犯有謀逆大罪的叛黨,他們的生活將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逃,生死未知福禍難料。
也許,他們會死在路上,也許成功到了地方,但一輩子也回不來了。
眾人都走后,趙來福和劉氏都哭了。
他們沒著急收拾東西,而是趁著天黑悄悄去了趟祠堂,給老爺子上了一炷香,又跪下祈禱了很久。
趙小山心里難受的緊,一直在和他們保證只是出去避避風(fēng)頭,等一切穩(wěn)定下來,他們就會回來云云。
趙來福心里門清,這樣的話顯然不能安慰老兩口。
趙小山打算讓他的小廝朱豐收跟著他們倆一起走,可趙父趙母卻說什么也不同意,說他們一起出發(fā)這么多人,能照顧的過來,倒是趙小山,若朱豐收都走了,就真的剩下他一個人了,有點什么事連個照應(yīng)的人都沒有。
趙小山見推辭不過,只能應(yīng)了下來。
同樣的情景也發(fā)生在二黑子家劉大舅家……
到了第二天晚上,一切準(zhǔn)備就緒,眾人摸黑聚到了趙小山家,在昏暗中準(zhǔn)備偷偷出村。
然而,趙來慶卻反悔了——昨晚回去后他慎重思考了一番,他決定哪也不走,就待在古仙村。
趙小山很不能理解,還待繼續(xù)勸說,卻被趙來慶打住了:
“你不用勸了山子,我是不會走的,咱們老趙家的根在這呢,我作為長房長子,絕不會離開,就算死我也要守著祖宗牌位死。”
趙來慶的話說的趙來福羞愧難當(dāng),當(dāng)即就要放下包袱也跟著留下來,還是趙來慶好說歹說給勸住了。
“來福,我不走,但家里的女人孩子就拜托給你們了,你們是親叔,一定能讓他們平安到達(dá)并州的。別人我都不信,就信你。”
趙來慶像托孤一般的話讓趙來福哭紅了眼,指天發(fā)誓的和趙來慶保證,有他一口吃的就有侄子們一口云云。
這里除了趙來慶留下,其他人都到位了,為免夜長夢多,趙小山連夜將一眾人送到了密水城外,那里威揚(yáng)鏢局的鏢師們早就等著了。
知道這次出行的人里有趙小山父母,威揚(yáng)鏢局的總鏢頭決定親自帶隊護(hù)送他們一路前往并州。
趙小山知道后大為感動,也放心了很多。
李安馬恭回和三旺雖然也出過門頗有能力手腕,但他們武力值有限,現(xiàn)在有了總鏢頭的加入,這支隊伍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他們在城外等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進(jìn)了密水。
估摸著黃太后在衛(wèi)州還沒站穩(wěn)腳跟,密水這邊并未聽到什么風(fēng)聲,李安他們的隊伍雖然人數(shù)眾多有老有少的,第二天一早出城盤查雖嚴(yán)了些,還是順利的出了城。
趙嬌娘看著漸行漸遠(yuǎn)的車隊,哭的不能自已,趙小山心情也十分沉重。
如此又過了一天,到了第二天晚上,二黑子和程理魏武帶著第二隊人馬也偷偷走了。
這支隊伍有二黑子,趙小山放心不少。
二黑子走過西北,又當(dāng)了多年的大掌柜,有能力有擔(dān)當(dāng),由他帶隊,再加上威揚(yáng)鏢局的眾多鏢師,到達(dá)并州不成問題。
兩天的時間里村里走了二三十號人,平日里最愛溜圈的趙來福沒出來,最愛扯閑話的劉氏也沒去曬谷場,他們家院子里連孩子哭鬧聲都沒了,這很反常。
難道全家走親戚去了?
但趙小山照常去了作坊,趙來慶也在村里晃了幾圈。
第一天大家還按捺著沒動,到了第二天晚上有實在覺得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