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鷹門解散后留下了糧食開發(fā)給外界的平民,他們高興的在風鷹門里吃著糧食討論著未來。
有幾個平民認出自己所處之地是當初的風鷹門,據(jù)說是個有幾百年的歷史的宗門。
他們雖然不知道為什么風鷹門沒人了,但是他們還是對風鷹門的主殿跪拜,感恩著天賜的糧食。
林天沒有離開風鷹門,而是躲在暗處觀察著這群人。
之后,有個膽大的人提議以這里為據(jù)點,建立一個山寨對抗腐敗的朝政,在諸國爭地盤時希望自保。
為首的人叫楊烈(我也不確定是不是這個名字),正是未來隋文帝楊堅的爺爺,此刻他正值壯年。
(本書會涉及少量歷史,不過大部分會進行修改,附帶有神話色彩)
周圍的人一呼百應,他們靠著完好的建筑和糧食建立了一個幾百人的山寨。
由于此地是洛陽郊外,是北魏的地盤之內(nèi),山寨剛成立不久,北魏就開始派軍隊進行武力鎮(zhèn)壓。
楊烈率領(lǐng)手下不斷反抗,最后損失慘重。好在,暗中觀察的林天偷偷給他們指引了活路,楊烈一次次死里逃生。
后來北魏實力逐漸衰弱,急需人才補充。北魏各處的山寨收到了招安令,楊烈看著身邊僅剩的手下,選擇歸順北魏勢力。
加入北魏的楊烈一開始就當上將軍,不過后來北魏政權(quán)被北周取代,楊烈最后戰(zhàn)死,兒子跑去給北周效力,日后的孫子創(chuàng)建了隋朝。
而楊堅建立隋朝后,在洛陽建立國都,試圖尋找當初的神跡。不過到最后他也沒有找到風鷹門的足跡,那已經(jīng)是后話了。
林天看著再次荒廢的風鷹門,他決定推平了這里。
曾經(jīng)的建筑被夷為平地,原本建造房子的木材送去燒火,石材能用就去修橋,用不了的丟進黃河里。
總之,風鷹門連最后的建筑都被夷平了,留在中原的痕跡徹底消失了。
林天這時候突然想起來,東瀛島那邊似乎還有風鷹門的影子,好像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建立的分宗門。
他本來想去東瀛看看現(xiàn)在的情況,不過他想起來金蟬子的第八世好像出世了,那邊的事更重要一點。
此時的金蟬子八世是個年幼的小孩,在一個富貴的家庭里享福。
一個和尚路過給他看相,對家中老爺說,此子有佛緣,用心領(lǐng)悟可成佛。
老爺大喜,送給和尚許多銀兩,讓他帶走了孩子去剃度。
金蟬子八世是他爹最不受寵的孩子,因為他娘是和老爺只是一夜情。
他娘為了生存死皮賴臉的留在府里,和金蟬子八世一起受了不少冷落。
金蟬子八世的娘親聽到孩子被老爺送去當和尚,沒有孩子的她也被老爺趕出來府外。
和尚看著那女人如此凄涼,便把她一起帶回寺廟。
和尚帶走了金蟬子一天,林天才找到金蟬子轉(zhuǎn)世的府邸。一番詢問后得知,金蟬子已經(jīng)送去了寺廟。
也不知道是不是玉帝刻意安排,金蟬子每次轉(zhuǎn)世的寺廟都是同一個寺廟。林天來到寺廟,前來要金蟬子的命,這是他和金蟬子的計劃。
同一時間,效忠玉帝的卷簾人在西海不能脫身,六耳獼猴被青霞拉去游山玩水,還要晚上交公糧。
兩人根本無法前來執(zhí)行玉帝的命令,這也是林天之前用月光寶盒查到的優(yōu)解。
這一世的取經(jīng)人不會有人帶著毀滅舍利子的想法去追殺他,除非玉帝本體出手,否則舍利子就會被林天所得到。
當林天來到寺廟時,金蟬子正在和他這輩子的娘親一起劈柴燒火做飯。
金蟬子看到林天,平日里沉默的表情突然震驚了幾分,他看著如今的處境,對佛法的領(lǐng)悟又深了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