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林敏熙,我叫張柏宇,初次見面很高興認識你!”
林敏熙輕咦了一聲,很是驚訝初次見面對方就認識自己。
“是顏洛告訴我的你的名字!”
林敏熙用很奇怪的眼神朝顏洛瞪了一下。但是心里還是美滋滋的,因為顏洛很在乎自己。
林敏熙來了好一會兒,道:“司徒皓南怎么還不來?”
“他這家伙畢竟是公眾人物,出行很不方便。”
“有的時候需要全副武裝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即使這樣被粉絲認出來的概率也是百分之九十九。”
“還是等著吧!估計這會正被粉絲圍攻呢!”
“司徒皓南來這兒是為了舞臺效果更好,所以才找到張柏宇,和我。”
“所以你就放心吧!你的演唱會門票的事情我已經和他說過了,不必擔心。”
“嗯嗯。”林敏熙乖乖的道。
干冰,這肯定是舞臺效果朦朧感必不可少,可以營造仙境一般的效果,烘托舞臺的魅力,以及帶給粉絲一種神圣感。
聽張柏宇說舞臺還采用了磷粉,為了營造出恐怖的氛圍,據說司徒皓南演唱會上會扮演吸血鬼,與獵人一起決斗。
還有物理上的光通過水晶折射的七色彩虹圖案,以及物理上相對運動,吊威亞,滑輪采用哪一種等等。
還有一些張柏宇正在做實驗,再次確認實驗后的效果,以及根據舞臺鎂光燈帶來的視覺效果。這些也要考慮進去。
這些對張柏宇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因為當林敏熙看到張柏宇那些獎杯排在書架上,真的是琳瑯滿目呀!
在司徒皓南還沒來之前,林敏熙一覽化學實驗室。
其中最吸引林敏熙的是張柏宇做的核裂變與核聚變的研究反應。
今日一見,果然還是實驗比理論上課要更加吸引林敏熙的眼球!
林敏熙像個認真的小學生認真的聽著張柏宇講解核聚變與核裂變有關的化學知識與物理相關的理論研究成果。
核聚變其實就是核融合,是由小質量原子組成一個大的原子核反應,質量由輕到重,當然這一切都是有一定條件。是氘,氚核聚變成氦。一定高溫高壓,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式E=mc^2,還有靜止質量或虧損質量。
在重力場約束,慣性約束,磁約束(托卡馬克)這三種方式來發生核發生核聚變,屬可控核聚,然而核聚變又可分冷熱核聚變反應。
這一代表作品杰作就是氫彈,比核裂變的能量更大,污染小,燃料充足。
反之,核裂變就是大的原子核爆裂或撞擊成小的原子。由鈾,釷,钚這樣的原子核分裂成較小較輕的原子,最常出現的是鈾原子核發生分裂成原子,原子撞擊其它原子核造成的鏈式反應。
那么核裂變其實就是核分裂。
而核反應就是核聚變與核裂變。
核反應是原子與原子核的撞擊發生的一系列反應。其前后的能量,動量,質量,角動量,電荷和量子數都守恒。
那么核反應也就可分類為衰變,粒子轟擊,核聚變,核裂變。
講了這些,張柏宇也講了一個核裂變被發現的一段奇緣。
莉澤·邁特納小姐與奧托·哈恩先生在書信往來之間,在二戰期間,在對科學領域不斷探索,發現,對鈾分裂后的元素進行了大膽猜測和實事求是的予以肯定的解釋說明。
聽了他們之間的對核裂變的化學實驗,林敏熙覺得最偉大的是他們的科學研究精神高于生活!
是宏觀——微觀的發現,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狹義與廣義的這個哲學概念的研究問題,而不是物理與化學上關于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追求。
最后科學歸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