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的夜幕雨中,陽明山也籠罩其中,仿佛在雨中能夠聽到海浪聲。夜雨估計又是難眠的一夜。陳俊儒無聊的翻看一本《芥子園》畫譜。雨天應該讀點書,或者聽音樂。陳俊儒的房子里還擺著老式的幾臺留聲機。那種放卡帶的錄音機。都是老古董了。
還是有點涼的,夜風吹的有些冷。黃淑妍抱了一床薄的被子給陳俊儒晚上睡覺的時候蓋著。
黃淑妍仔細的看著自己的老公,這個時候的他是有書卷氣,而非帶著江湖打打殺殺的痞氣。也是這樣的陳俊儒看起來更多些文人氣質。可能是中國文化骨子里的熏陶,讓這江湖老大都少了一些戾氣,多了文鄒鄒。黃淑妍還是喜歡這樣的陳俊儒,給他安全感,她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老公出什么事!而胡思亂想。這輩子,不求大富大貴,只求一家平平安安,這就是黃淑妍簡單而又奢侈的想法。因為畢竟自己的老公是龍虎幫的老大。在臺灣是有名的幫派。江湖那么多年了,難免會有一些小人,與之結怨。縱然老公做事很周到,但是人情世故,有時雪中送碳,有時饑寒拋白眼。
黃淑妍也曾勸過陳俊儒,讓他放棄這一切。可是真的很難放下。倒不是陳俊儒舍不得,而是身處高位,自己的命已經不是自己的了。而是跟著自己的這幫兄弟捧著。他們也都舍命追隨,一旦自己放棄了,他們怎么辦!
江湖事,打打殺殺,刀光劍影。看清了,也就是人情世故,看不透就是江湖。看明白了,就是我給你面子,你要給我面子。我的地盤上,你莫要囂張。在我的江湖里,我保你如意。
陳俊儒也不管什么藍綠之爭,只要給臺灣帶來好處,遵從一個中國的原則,就是對的。想多了,太傷腦筋。不行就武力解決好了。因為有的時候秀才有理說不清,解決不了任何事。
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了,畢竟年齡大了。有的時候陳俊儒都感覺自己有些老了,有些厭倦打打殺殺了。年輕時候的血氣方剛也變得平易近人。學會收斂狂,夾著尾巴做人。可能是顧慮多了,擔心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責任也越來越重。考慮不好,滿盤皆輸。倒是變得如履薄冰,謹言慎行。和成熟有關,和身上的單子有關,畢竟不再是年少時期了,更多的懂得權衡利弊,事情的輕重緩急,其中的厲害關系。倒不是不講江湖義氣,而是更注重江湖氣節了。
想起年少之時的過去,在臺灣那個混亂的年代。陳俊儒知道這些年多虧了軍師鬼九,黑豹,金錢虎.....最近這幾年,都是坤兒在忙著,若不是有了他們,要不然真的不知道龍虎幫現在會是什么模樣?恐怕不敢想象。
也許這一生自己的江湖也會消失,因為新生事物的誕生會讓我們過的更好,不必要再像那個混亂不安的年代而你打我爭。
陳俊儒看著倒是覺得自己書房的那些書才更珍貴,有些還是不叫老的書籍,還有名人的書信,名畫。陳俊儒感覺這些東西比江湖更有意思。因為他們獨有的書卷氣,文化感染了江湖,使得江湖少些君子動拳改言語和禮節。
回憶半生,陳俊儒覺得還是臺灣的時間更記憶猶新。相反,大陸是年少的寄托。而臺北這些年是他功成名就,在江湖打出的地盤。但是放不下的年少,又何曾放過他。噬骨的想念,剩下半生殘念。
縱然跨越了半個世紀,也沒有統一臺灣,不知道這一天什么時候到來。歷史總是會幸運的等待著這一天的來臨。陳俊儒相信“一國兩制”的方針是對的。也篤信臺灣回歸指日可待。
青春年少的顛沛流離,終歸安放。
想想年少那個動亂的時局,心若有棲息的地方,何必流浪?現如今,仿佛有了歸家的港灣,心已不必流浪。
雨夜長,誰話凄涼?擾我清夢,不見莊周夢蝶。
穿起長衫,閑聽窗外雨打芭蕉。南嶼北望,思量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