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弟之間一番友好的交流問候,劉晉心滿意足的走了。
呂布扶著腰,一瘸一拐的走回房間睡覺。
劉晉到底還是沒有打斷呂布的骨頭,只是對著腰部臀部一頓輸出,又疼又刺激,呂布差點都以為自己的腰子要被打爆了。
夜深人靜,洛陽一處府邸內,兩位老者仍在下棋。
只是,兩人的心明顯亂了,棋路少了幾分運籌帷幄,多了幾分咄咄逼人。
“要不咱們計劃終止吧?”
“你怕了?”
“這不是怕不怕的問題,太子太強勢了,他真要是發了狠,我們沒勝算的。”
“可是眼看成功在即,你甘心嗎?”
“如何甘心,不過沒利益的事情,還有堅持下去的必要嗎?”
“只要謀劃得當,魚和熊掌還是可以兼得的。”
“你想聯姻?走外戚之路?”
“不錯,既然明知事不可為,為什么不換種方式呢?”
“怕就怕,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甄家和曹家的事你也聽說了,一個太子家令,六個太子洗馬,何等的榮寵。”
“太子到底還是太年輕啊,估計荀家只是個過渡,最后還是要仰仗外戚的。”
“人之常情,外人終究不能讓人放心。”
“既然如此,那就聯姻吧,反正局勢已經逐漸明朗,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回報要大。”
“不錯,到時候渾天寶鑒老夫要,家族實力更上一層老夫也要。”
“你還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為好,長生之說自古就虛無縹緲,太子如今不過是武力絕倫,長生與否,暫時未知。”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那天劫不也是自古未有嗎?”
“行吧,試一試倒也無傷大雅。”
“不過,還是再試探一番吧,老夫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就無所顧忌。”
“可別,一個弄不好,損失的還是咱們。”
“鼓動太學的那群學子去不就行了嗎,何必親自出馬。”
“可以,不過最好還是把痕跡都抹除了。”
“小事而已。”
……
太學,由漢武帝草創,鼎盛于東漢。
初時太學立五經博士,效仿孔子弟子三千,太學在學人數,亦有三千。
王莽當政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四方學士大都攜帶圖書,遁逃山林,太學零落。
光武帝劉秀稱帝后,戎馬未歇,先興文教。
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建太學,距皇宮八里,學業重開。
漢順帝時期,擴建太學,并且把明經考試稍微差點的人,也都補入太學,還破格招收有成就的童子入學,學生人數頓時大增。
順帝駕崩后,梁太后執政期間,太學更是獲得迅速發展。
她曾詔令,自大將軍以下,一直到六百石官員,必須派遣子侄到太學學習。
自此,游子日盛,學生人數,猛增至三萬多。
宋朝蘇軾曾贊譽曰:“學莫盛于東漢,士數萬人,噓枯吹生。”
把當時生氣勃勃的盎然景象表達的淋漓盡致。
不過,林子大了,鳥類也就多了。
太學生源,有的是官宦子弟,有的是上了年紀的儒生,有的是名儒推薦,有的則是在校學生介紹入學。
可見學生入學并不難,全國各地的人都有。
甚至曾經的匈奴也派人來過,西域也有求學者。
這里不僅有享受國家俸祿的官二代,還有衣食需要自理的貧寒子弟,更有勤工儉學的旁聽生。
總之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晉文、黃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