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三年五月。
都東城*尊明宮。
走進尊明宮的汪直,很是驚訝,如果不是他深知這里是南海群島,還以為回到了大明的某個王府。
這里全是大明的布局,桌椅全是大明的木料,唯一不同的是,建筑外面還是有所不同。
房頂上類似一個佛塔的建筑,全部王宮外圍都是白色的,只有內部極其像似大明的王府,還有就是門口的匾額。
門口匾額寫著尊明宮,這字意思字面上看就是尊大明為主,但這個匾額如果是朝鮮國這么寫,汪直不會驚訝。
可這個是文萊帝國,以前還是渤泥國時雖然與大明交好,但也不至于這樣。
這種情況他還是第一次見,更讓他驚訝的事,汪直率領侍衛進王城,國王艾哈漢明就將城防暫時全部交給明軍布控。
可以說無比的坦誠,如果他沒記錯,除了朝鮮這是第二個這么做的國家,可大明于朝鮮有大恩,加上路途并不遠。
這文萊帝國現在極其龐大,整個南部諸國除了滿者伯夷帝國就這個文萊帝國最強了。
雖說是大明的藩屬國,但由于宣宗最后一次下西洋后,大明艦隊已經幾十年不曾下過海,這文萊帝國居然大明還如此尊敬,看來是個明白人。
“上國總督,請上座,小王已經讓人換了虎皮,因這王位平時是小王所坐,怕臟了上國之總督,所以換了一張新的虎皮!”
文萊帝國國王王座是金子打造,上面鋪著老虎皮,而且虎在中原屬于王級,比皇帝的龍低一個大層次,也是象征臣服于真龍的意思。
像蟒,飛魚,斗牛,麒麟這些類似龍的,只是低一個小層次,不過這些都是需要皇帝賞賜才能得的,像虎皮就不需要了。
汪直坐下后,朱驥和趙輔也跟著坐在側座,汪直是總督,是比他們都高,每人權力不同,總督負責總體指揮,提督負責實際作戰,監軍負責監督,但正式場合只有汪直可以坐在那里。
“漢明國王,你這面貌與大多數南洋人不同,王宮的布局,也比較類似大明,而你的名字更比較特殊,不知有何說法呀?”
“額,是這樣,上國已經幾十年不曾下海來南洋了,可能很多并不知曉,我的母親是漢女,與我父親艾哈邁德是真心相愛,由于母親是漢人,王宮內部就改為大明風格,匾額名也是母親取的。
所以小王從來就有點漢人面孔,小王年輕時,還是王子時經常去大明,那時候皇帝陛下是英宗陛下。
后來母親去世,不久父親也悲痛欲絕同年一起去了,臨終前告訴小王,這輩子不可與大明為敵。
如果大明不來南洋,就替大明守好南洋,父親極其仰慕大明,從小就替小王取名漢明,后來尊父親遺命,給自己的兩個孩子取名思漢和念漢!”
艾哈漢明沒有說謊,不管是現在的文萊帝國還是之前弱小的渤泥國,都是非常親近大明的。
當初的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遣使獻土特產,明太宗親自接待,并派官封其為王。
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國王攜妻子、弟妹、子女、陪臣共150多人來大明進行友好訪問,同年十月病故(28歲)。
明太宗也感到十分難過,渤泥國王生前遺愿就是葬在大明,明太宗得知后,隨即以王禮埋葬應天城外一風水寶地,謚恭順王,建祠祭祀。
汪直這時候才想起來,聽人說應天城外的確是有這么一個蠻夷國王的墓地,這樣看來這個文萊帝國是可用的。
“那目前南洋諸國的情況你都知道嗎?”
艾哈漢明猶豫了一會道。
“目前南洋諸國表面上還是平靜的,但隨時都可能打起來,表面類似湖水,但底下卻是暗潮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