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長沙府長沙縣。
吉王府內(nèi),朱見浚正在王府大堂與王府官員,商討建造王府的事。
吉王府是在襄王朱瞻墡遷國湖廣襄陽府后,遺留的襄王府基礎(chǔ)上改建而成。
襄王遷國發(fā)生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距朱見浚之國已過去40余年,王府長期處于無人居住狀態(tài),自然需要大修。
事實上直到朱見浚就藩,吉王府及其附屬建筑的再建工程依然沒有結(jié)束。
他辭別皇帝前一天,明憲宗下詔,命有司修建吉藩所屬的社稷壇、山川壇、旗纛壇等祭祀禮儀建筑。
他抵達長沙縣時,奉命修建吉王府的內(nèi)府左少監(jiān)唐宏、工部員外郎劉琛,還停留在長沙督造王府。
朱見浚本身也是個賢王,到長沙后,從不顧自身享受,什么事都要親力親為,在大明所有藩王里,也算難能可貴的。
“兩位,現(xiàn)在王府正在建造,兩位要多多費心,本王也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朱見浚既然把事情交給他們,肯定對他們是比較放心的,從事實來看的確如此,唐宏、劉琛兩人也的確是盡力盡力,沒有令朱見浚失望,短短半年光景就建造了這么多。
“王爺言重了,王爺年紀(jì)輕輕,身負才智,在長沙府都是人人稱頌的賢王。
放眼望去,目前的大明王朝所有就藩的王爺里,最年輕,最負賢明,王爺都是當(dāng)仁不讓!”
唐宏站起身行禮道。
唐宏二人之所以這么覺得也不是吹噓,大明所有藩王,幾乎到藩地后,都是為了自己的王府大動土木,為了自己的奢華,王府能建造多大就多大。
而只有吉王,關(guān)心百姓,不在乎王府奢華以及大小,甚至主動要求裁減王府規(guī)模,要不是成化帝不允許,恐怕吉王府會成為大明所有王府里規(guī)模最小的。
朱見浚擺了擺手笑道。
“兩位過獎了,我大明洪武皇帝,在元末時,為天下百姓挺身而出,創(chuàng)立大明,太宗文皇帝更是五征蒙古,七下西洋,九巡北海的歷史創(chuàng)舉。
五百年來,中原皇帝里唯一一個可以親征蒙古的皇帝,只有我朝太宗文皇帝。
而本王是太宗的子孫,雖無大才,但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nèi),自己藩地能力之內(nèi),百姓但有所求,本王都要拼盡全力,這只是一個藩王本身的職責(zé)而已!”
“但這種職責(zé),在其余藩王里,恐怕少有,可惜大王是藩王,不然就大王的這份心胸,能力,未來可期呀!”
劉琛話落,吉王朱見浚趕忙阻止。
“當(dāng)今陛下還年輕,太子也英明神武,我大明這些年也是蒸蒸日上,國泰民安,劉琛你這些話,以后不可再說。”
劉琛的話,朱見浚必須阻止,被有心人聽見,別人還以為他有啥心思,他依然記得,他就藩時與自己的大哥朱見深,在乾清宮里談的話。
他這輩子最佩服的就是大哥,沒有之一,這大明也只有他大哥朱見深(朱見濡)才配當(dāng)這個皇位。
自己的這個大哥,命太苦了,從小被困南宮,那是個生不如死的地方,他就是在南宮出生的最后一個藩王,能感同身受,雖然那時候他還小。
但長大后,曾經(jīng)去看望過,南宮特別寒冷,自己的大哥從小受了太多苦,對自己弟弟也特別好,特別對他,他一直感念在心。
就在朱見浚在懷念過去時,一名王府侍衛(wèi)匆匆跑進來道。
“王爺,這是長沙知府所派來的文書!”
朱見浚這時才反應(yīng)過來,但還是心有所惑,這個長沙知府派來文書,是做什么?
從侍衛(wèi)手中接過文書后,讓朱見浚大感吃驚,真是說曹操,曹操到,他心心念念的大哥,馬上就要來了。
我爺爺可是大明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