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御門聽政。
御門聽政是在奉天門外,皇帝坐在奉天門里,臨時設一屏風、寶座和御案,皇帝坐在御案前,面朝奉天門廣場,文武百官則只能站立在廣場上。
至于為何讓百官站立在露天廣場上朝,是因為天子是上天之子,秉承天命而治百姓,與臣民商量的事情,也要讓上天知道,露天聽政,表明了皇帝對蒼天恭謹的態度,和對萬民坦誠的胸懷。
當然現在這一切都是朱佑極在做,因為他是監國太子,并且皇帝不在宮中,經過十一載的磨練,他現在處理國事已經融會貫通,自然熟練了。
朱佑極坐在御案前,望著底下群臣,站朱佑極右側是神宮監掌印劉瑾,左側是內官監掌印太監梁芳。
“今日閣部有要事秉奏嗎?”
內閣首輔商輅搶先一步道:“回太子殿下,如今天下無事,四海升平,內閣沒有重事上奏!”
內閣閣臣李秉接著道:“太子殿下,內閣有要事稟報,此事甚至關乎朝廷重臣!”
說完李秉還瞟了一眼商輅,那眼神里都帶著嘲諷,他也知道這個案子不一定能搞垮商輅,但能惡心他也不錯。
朱佑極表面沒有任何的波瀾,但心里笑開了花,這些人又開始斗了,斗的好,如果臣子不內斗了,就該斗皇帝了。
“豈有此理,內閣怎么如此做事,目前內閣就你們兩位,還怎么一位有事,一位無事?”
商輅正想說兩句,這次被李秉搶先了一步。
“太子殿下,心存正義之人,自然不怕,只有內心有鬼之人,才隱瞞不報。
臣聽聞劉庭死之前,幡然悔悟,拿出了一份賬冊,里面記載了某些尸位素餐的朝廷重臣,不干臣事,只會貪污受賄,此賬冊在西廠手中!”
劉瑾一臉得意的看向商輅,之前他只是一個小小內侍,根本拿捏不了堂堂朝廷的內閣首輔,連一個西廠都設立不了,就是這個商輅帶頭反對。
導致他的西廠差點還沒出現,就被打死在萌芽之中,這仇他自然不會忘記,這些文人看似一個個忠君愛國,實際上都是道貌岸然之輩。
紫禁城*午門前。
“停!”
轎子停在了午門前,一名夫人下了轎子,往午門慢慢走去。
“站住,什么人?”
今日值班的是黃旗營副指揮戚寧,只是戚寧有點疑惑,上朝才一半,怎么會有個婦人過來,看其服飾應該是個官家夫人。
“將軍,妾身是李賢之妻周氏,這是妾身的一品誥命和奏本,請求將軍轉交給太子殿下!”
戚寧檢查了一下,的確是一品誥命,誥命夫人有權直達天聽,望向周氏道:“你放心,末將這就將奏本上交殿下!”
隨后戚寧跟其余黃旗營侍衛交代了幾句,往午門里走去。
上轎子前,周氏望了望午門,她已經去過刑部了,現在更是以自己一品夫人的身份,直接在早朝時,上奏殿下,想必更能幫上商輅的忙。
周氏早就知道商輅的打算,只是不說破而已,畢竟自己夫家已經不在,雖然李賢在文人中威望較高,但畢竟不在了,以后李府有啥事,還是需要商輅幫扶。
奉天門。
朱佑極一臉尷尬的說道:“本宮想起來了,前兩日西廠廠督劉瑾,的確上了一份奏本,附帶有一份賬冊,本宮稍微的看了一下,一開始覺得是空穴來風,但依李卿所說,這是確鑿證據么?”
“是的,臣也是聽聞,不過身為人臣,臣并不是捕風捉影,西廠抄家前工部尚書劉庭之府,滿城皆知,而從劉庭府邸搜出一本賬冊,當時門外百姓都有看到。
臣相信商首輔的秉性,臣也覺得身為內閣首輔絕不會是收受賄賂之輩,為了那一點點銀兩,冒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