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總董重羊見眾人都朝他跪下后,心里不免有些痛快,雖然他知道,跪的不是他,而是大明太子。
攤開詔令卻只有一首詩,千總雖然不解其意,但還是念出:
大明煌煌震乾坤,半島藩國妖霧深。
朝鮮尹輊犯天命,勾結天官賣金棘。
處置之事需公道,勿因權勢遮天明。
皇明獨立人間世,明澮清波蕩漾漾。
朝中權貴多如云,誰人心中無貪欲。
莫讓妖魔蔽日月,撥云見日顯真身。
天兵降臨斬妖氛,還我乾坤清凈土。
金戈鐵馬聲聲急,戰鼓震天動地響。
天兵英勇不可擋,妖魔聞風皆喪膽。
斬妖除魔不留情,人間正道是滄桑。
皇明永存天地間,宗藩之情萬年長。
千秋萬代傳佳話,永載史冊耀星光。
說完,大部分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不懂其中意思。
但朝中高官以及王妃和大妃們卻是聽明白了,這詩其實寫的很明白了,但就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更加害怕。
“接詔吧,朝鮮王!”
千總董重羊冷冷的聲音傳來,朝鮮王這才叩頭道:“下國國王李娎接詔!”
說完踉踉蹌蹌站起來,接過詔令,回到了朝鮮王位上,輕聲向身旁的貞熹大妃問道:“大妃,我看眾人臉色蒼白,故問下,這是何意呀?”
大王大妃貞熹平復心中波瀾,說道:“這詩是大明太子寫給我們朝鮮的,說朝鮮官員尹輊冒犯大明,勾結明官賣軍械。
同時也是警告我們朝鮮,不要試圖對大明陽奉陰違,不然大明的軍隊就可能來到朝鮮親自下手。
最后太子深切表示,他希望大明與朝鮮的感情可以日久天長,就看朝鮮怎么做了,大概意思就是這個!”
朝鮮王李娎立刻反應過來,說道:“那就趕緊處置尹輊呀,等什么?”
貞熹王后輕聲道:“你知道尹輊是什么人嗎?”
“什么人?”朝鮮王李娎有點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人,讓大王大妃如此小心謹慎?
貞熹王后道:“此人乃是王妃尹氏父親尹起畎的親兄弟,成化十二年王妃還為大王生下了嫡長子!”
此時的朝鮮王李娎才想起來,王妃尹氏早年喪父,都是靠母親和叔叔尹輊養大。
只是朝鮮王李娎,剛剛掌權不久,朝鮮國中,事務繁多,一時之間把此事給忘了。
換做別人,這事還好解決,只是如今大明親自興師問罪,李娎可不敢玩什么馬虎眼。
貞熹王后見朝鮮新王李娎正在猶豫,目前處事能力還有待欠缺,就出聲道:
“上國將軍回去后還請回復大明,大王會親自處置尹輊,給大明一個交代。
同時朝鮮也會如太子爺所想,朝鮮永遠不會做出任何冒犯大明之舉,還請上國放心!”
遼東總兵府千總董重羊,這也是第一次這么做,也沒有經驗,既然貞熹王后這么說,也點頭道:
“好,本將會將這意思回轉大明,詔令已傳到,告辭!”
待董重羊等人走后,朝鮮王李娎就退了朝,離開時,貞熹王后說道:“你不用太擔心,這件事我去跟王妃說說。
王妃一向比較通情達理,也許是我們擔憂過頭了!”
朝鮮王李娎點了點頭,現在只能期望于王妃尹氏可以大義滅親了,沒有任何辦法。
景福宮*思政殿。
來到了思政殿的李娎,抱著頭有些頭疼,一邊是大明的斥責,一邊是已經生下嫡長子的王妃。
看著這手中的詔令,大明的太子都親自下的詔令,這詩的意思就不言而喻,肯定要重懲。